永定新闻网欢迎您!

张若翼:鹰击长空洒热血

2015-08-01 11:56:00 赖守铭 刘永良 卢加万来源: 闽西日报  责任编辑:   

图为位于汉口石门峰的中国抗日空军烈士纪念碑园。

在武汉市石门峰中国抗日空军烈士纪念碑左上角,镌刻着一位英雄的名字——张若翼。

张若翼(1918~1938年),字武宏,号效桓,祖籍福建永定陈东乡共星村窑下张,清末进士张超南三子。1937年中央航空学校毕业,空军少尉军衔。

张超南(1876-1955年),原名海楼,字蟹芦。9岁中秀才。后随父亲从福建永定迁居湖南辰州。1891年中举,次年赴京参加会试中贡士,留居北京,1918年三子若翼出生。

17岁,张若翼以优异成绩毕业于北京弘达学校高中部。时值日军侵华,国家民族处于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张若翼报考中央航空学校。入学后刻苦训练,成绩卓异;与人相处则诚挚坦荡,轻财重义,深得师长和同学的爱重。1937年抗战爆发,若翼于中央航空学校毕业,被授予空军少尉军衔,编入空军五大队第二十四队,为驱逐机驾驶员。先后在句容(属江苏省)、南京、安庆、南昌、武昌等地与日机空战。当时敌我空军众寡悬殊,交战中,若翼特别骁勇,每每受到敌机围攻。但他抱誓死报国之心,怀克敌制胜绝技,总能重创敌机安然返航。他的辉煌战绩,当时报章屡作报道,给正在浴血奋战的抗日军民以巨大鼓舞。

1938年1月4日,日海军第一联合航空队的 23 架攻击机,在第二联合航空队13架战斗机的掩护下来势汹汹,大举进袭武汉地区。当时武汉地区的机场还在扩建,中国空军只有一部进驻武汉,战斗机仅有8架;而苏联援华空军只有少量部队在武汉,实力更弱。但是中、苏飞行员毫不畏惧,仍然奋勇起飞迎战,结果立即遭遇13架日军围攻,这也是中苏两国空军第一次联手作战。激战中,张若翼奋然与友机腾空突入敌阵,接连击落敌机数架,直到友机俱已负伤,仍独自勇猛冲击,敌机疯狂群集反扑,若翼毫不畏惧,越战越勇。鏖战中,机翼被伤,不久人亦连中数弹,飞机堕毁于汉阳小军山侧,若翼壮烈牺牲,年仅21岁。在这次武汉大空战中,宋恩儒中尉和苏联飞行员柯路白也不幸殉职。

张若翼牺牲后,同学张仰渠捡其遗物,得遗书云:“母亲在北(京),兄在湘,嘱来收我尸骨。”此前又曾在致弟书中说:“誓必以死报国,即所以报亲也。”抗战爆发前,曾回家探亲一次,当即有人来做媒,介绍一位富家千金,若翼立刻婉谢,可知他早已以身许国。武汉各界举行了隆重的悼念活动,若翼被当局追授中尉军衔,与12位空军烈士的遗体一起简易安置在武汉桂子山。安徽桐城名儒叶玉麟为他作《空军少尉张君殉难碑记》。家乡永定逾万军民聚集县城南门坝举行沉痛悼念活动,进一步掀起永定人民的抗日热潮,3月1日,永定的游击队整编为新四军第二支队四团二营的四、五、六连,随支队长张鼎丞率领直奔抗日前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