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定新闻网欢迎您!

​西陂的风情 西陂的故事

2019-04-24 16:54:28 来源: 永定新闻网  责任编辑:   

西陂的风情西陂的故事

□张耀清 

西陂的故事从哪讲起?

西陂的故事从忠诚讲起。

西陂的忠诚故事有哪些?

西陂的忠诚故事有三个?一个是“水”的故事,一个是“楼”的故事,一个是“苏维埃”的故事。

“水”的故事与忠诚有关吗?

有的。“水”的忠诚就在于它忠于高山大地,忠于江河大海。“水”每天都在忠实履行它的使命,一路奔腾向前。流过高山,流过大地,流向江河,流向大海,从不停歇,从不倒退。这正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砥砺前行”。

“楼“的故事也与忠诚有关吗?

有的。“楼“的忠诚就像楼自身,中中正正,不偏不倚,不卑不吭。每天忠实守护着它的主人,不论风霜雪雨还是春夏秋冬,不论贫穷还是富贵,任凭沧海桑田,任凭风雨变幻,不离不弃,始终如一,直到永远。

与“水”的故事、“楼”的故事不同,“苏维埃”的故事是一个关于红色的故事。

在西陂有一个村民小组叫“苏维埃”。从1928年成立至今,已经“91岁”了。不论是战争年代还是和平年代,不论是当年苏维埃政权还是白色恐怖,从未改名,从未退怯,坚定不移捍卫苏维埃的名义,坚定不移守卫苏维埃的胜利果实。

三个故事,讲述同一个主题:忠诚。

为什么西陂“水”的故事是忠诚?

为什么西陂“楼”的故事是忠诚?

为什么西陂的“苏维埃”故事是忠诚?

其实,这不是西陂的水与别处有什么不同,也不是西陂的楼与别处有什么不同,更不是西陂的“苏维埃”跟其他地方的苏维埃有什么不同。西陂的故事之所以从忠诚讲起,这是因为西陂的风情与其他地方不同。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要讲清楚西陂的忠诚故事,还得追寻西陂的风土人情和民间信仰。

从表面看,西陂作为一个客家传统古村落,与其他古村落没什么太大区别。但是,只要走近西陂,贴近西陂,了解西陂,你就会发现,西陂的风情“与众不同”。西陂的风情留下许许多多的故事和许许多多的“秘密”。

说起西陂的风情,当首推西陂天后宫。天后宫的故事可以从不同角度去讲,但我想讲述的天后宫故事也与忠诚有关。

要讲天后宫与忠诚有关的故事,可以从天后宫的建造讲起。据说,天后宫前后历经七代人才建成。为什么一座塔式结构的建筑要花那么长的时间,我曾经对此产生怀疑。直到最近,一次次走进西陂我才知道自己“误解”了西陂。

西陂天后宫的建造之所以用了这么长的时间,有二个重要因素,一个是天后宫当时是建造在永定河的中央,技术难度较大:二是由于建造费用比较大,筹措时间较长。当然最重要的还是第一个原因。不论什么原因,我们从中可以看到西陂村民为了建造天后宫的那种执着与不离不弃,更是看到了西陂村民对“妈祖”的爱戴和敬仰。据说,天后宫最早是取名为“印星塔”,一度取名为“状元塔”,最后才取名为“天后宫”。取名为“天后宫”最直接的原因是西陂绝大部分村民姓林,与“妈祖”姓林有直接的关系。但在我看来,故事远不止于此。因为一个塔名改了三次,说明了什么?一是说明“妈祖”在西陂人心中的那种崇高地位,二是西陂村民将“妈祖”恭请进塔中,是为了让子孙后代不忘来时路,更不要忘记“妈祖”的教诲,不要忘记“妈祖”的精神。要像“妈祖”那样,为了渔民的海上平安,不惜牺牲自己。“妈祖”的这种精神,就是叫“忠诚”。忠于一方土地,忠于一方百姓。而“妈祖”的这一精神一直成为西陂村民的“传家宝”。三是天后宫从此巍然屹立在西陂村口,守护做这片土地,护佑着一方平安。正是在“妈祖”精神的熏陶和影响下,西陂村在上个世纪涌现出一大批忠于中国共产党、忠于苏维埃的先烈,为西陂革命史写下光辉的一页。

很久以来,我也一直以为西陂只有“妈祖”信仰,直到最近深入到西陂的家家户户采风之后,我又发现自己再次“误解”了西陂。

其实西陂是一个民间信仰十分包容的村庄。有土地伯公、有药神、有保生大帝、有佛教、有道教、有基督教等等。特别是在西陂村至今还保留最为完整的五个立于村中的“天官大帝”。“天大大帝”是一个天上派到人间的神明,在网上下载都可以找到文字记载和图像。但是在西陂,“天官大帝”不是画像,而是由一个高一米的底座。一个长八十公分的石柱和一个由四根柱子支撑起一个类似屋顶的“亭子”组成。在“天官大帝”高高耸立的“亭子”,分别刻有不同的“五字”楹联。一盏灯,一个供人们祭祀的“香烛台”,这就是“天官大帝”。在一个村内,同时拥有如此众多的民间信仰是非常少见的,作为一个客家文化的学者,我在20多年的田野调查中,是第一次发现拥有最多民间信仰的一个村落,也是第一次看见“天官大帝”。但事实上让我大为吃惊、大为惊叹的还不是这些。

在西陂村的林姓宗祠里,祭祀大厅的两侧,必有写上“忠孝廉义”四个大字,非常醒目。都说自古“忠孝”两难全,为什么他们要把“忠”字放第一位呢?那是因为,在客家人看来,比“孝”更重要的是“忠”。“忠”与“孝”并不矛盾。与孝顺父母比起来,忠于国家、忠于民族,实际是一种“大孝”。所以,每当国家、民族需要他们时,他们总会第一个站出来,第一个冲在最前面,直至牺牲自己的性命。这就是客家人心目中的“忠孝”文化。

其实,西陂村民间信仰还有很多是我们之前没有发现和了解到的。

那天,我和西陂乡贤林泉镇到一座一座土楼去调查时,在一座已经围墙倒塌的旧房子前,林泉镇和一位老阿婆问候。我便顺道走了进去,这一走进去,让我大为惊讶。只见在已经四面透风的大厅屏风正下面一个香火袅袅的伯公神位,我问阿婆,为什么这里已经没人住了,还要敬伯公神位?阿婆说,虽然他们都已搬出去住了,但这里是他们的祖屋。所以,他们必须回到祖屋来祭拜伯公。在祖屋设立伯公神位,这是我第一次见到。一直以来,我总认为伯公神位要么在村口,要么在水口,从来没见过在屋内大厅设立的。当我刚刚为这一发现惊叹时,我又在另一处屋内有新的发现。原来在西陂,他们不仅在祖屋大厅设立伯公神位,还在主楼(住宿处)的一楼,设立伯公神位。这一发现,让我自己把自己“击垮”了。想想,这些年我一直在做伯公文化的文章,并且就伯公文化现象提出了一个新的观点,用于我所创作的大型话剧《信仰》上。谁知,到了西陂,才知道自己并不真正了解伯公文化,才知道自己对客家民间信仰的认识是多么的肤浅。

西陂村的这一发现,虽然让我不得不重新审视自己对客家文化的了解,但我也十分庆幸能够找到西陂“忠诚文化”的又一重要依据。

西陂村祭拜伯公的这一奇特现象,在我看来,至少可以说明一点,那就是西陂村人对神明的敬畏之心使得西陂“忠诚”文化独树一帜。用简单的话来说,西陂村人在村口设立伯公神位,在祖屋设立伯公神位,在住所设立伯公神位,相当于给每个人每天设立了“三道关”。每一个西陂村民,每天都要过这“三道关”。倘若,那天那个人做了对不起祖宗的事,他就有可能进不了村:如果那天那个人做了对不起宗族的事,他就有可能进不了祖屋:如果那天那个人做了对不起家族的事,就可能进不了“家”。即便进了村子,也进不了祖屋,即便进了祖屋也进不了住所。一旦进不去,连家都没了,更不要说,百年之后更是成了“孤魂野鬼”。这是客家人最忌讳的事。所以,这“三道关”,无形中就成了西陂村人的一堵“忠诚墙”。

我曾经在话剧《信仰》里提出,民间信仰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革命信仰,红色信仰。西陂村的这一现象再次证明了这一点。

我在西陂听到这样一个故事,当年西陂有一批革命先辈因特殊时期特殊原因被错杀时,他们不仅临牺牲前高呼“中国共产党万岁”的口号,还在牺牲前为了节省子弹,请求组织让他选择另一种牺牲方式。这就是一个个革命者,为后人留下的精神财富——“忠诚”。

我在西陂还听到一个个十分让人感动不已又让人久久难以缓过神来的故事。这是一群“目不识丁”的已婚妇女,当年他们刚刚结婚不久,丈夫要么上前线牺牲了,要么跟着红军长征在路上牺牲了,要么被错杀了……,但她们为了革命血脉不会中断,坚持不改嫁。有的为了相信自己丈夫是忠于革命的,坚持给自己丈夫还一个清白。有的不信信自己丈夫已经牺牲,便坚持等丈夫回来并含辛茹苦守住和撑起一个家。这些故事不止一个人,是一群人。为什么在西陂会有这样一群人呢?原因很简单,她们心中有信仰。因为她们相信自己的亲人不会背叛革命,她们随时要把自己丈夫的“魂”召回宗祠、召回“家”。忠于家庭、忠于丈夫。忠于革命,这就是西陂村的一群“寡妇”用青春、用生命、用爱情写下的“忠诚”。

在西陂我还听到这样一个故事。西陂最早加入中国共产党的林修富的二个弟弟为了支持革命筹措经费,不惜卖掉自己的亲骨肉。当我把这个故事讲给一些朋友听时,有的感到不可思议。其实,他们并未真正了解客家文化,并未真正了解客家人。我记得有一首《天下乡亲》中有一段歌词是这样写的:最后一碗米用来做军粮,最后一尺布用来缝军装,最后一块老棉袄盖在了担架上,最后一个亲骨肉送他上战场。我想,这就是老区人民的奉献精神,这是一般人难以想象的,也绝不是用世俗眼光所能理解的了的。正如习总书记在谈到闽西时所说,闽西为中国革命作出了巨大牺牲,重大贡献。我想习总书记这句话,正是对闽西儿女对党忠诚,对革命忠诚的最高评价和充分肯定。

在西陂类似这样的故事还有很多很多。但不论多少故事,他们都在共同讲述一个话题:忠诚。

是的,“忠诚”是西陂人世世代代一直在讲述的故事。西陂的“忠诚”故事从什么时候开始讲起,恐怕谁也谁不清。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西陂的“忠诚”故事一定与民间信仰有关,与西陂村的民俗风情有关。我曾经写过一首关于客家长板凳的歌词,讲的是客家土楼前,都有一张长板凳,客家人每天就是坐在长板凳上聊国是、聊历史。虽然这是一个简单的故事,但是足于说明,在客家人的日常生活中,他们聊得最多的是国是,讲得最多的是“忠诚”的故事。所以我想在文章结尾,把这首歌词奉献给读者。

《土楼有条长板凳》

(说唱)

长板凳,板凳长,

土楼的板凳九尺长。

长长的板凳长又长,

不如爷爷的故事长。

爷爷的爷爷的爷爷

长长的故事讲不完。

爸爸的爸爸的爸爸

再把长长的故事讲。

长长的故事有多长,

从秦始皇、唐明皇再到乾隆皇,

还有惊天动地的共产党,

你说咋不长?

长长的故事为何这么长?

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都要讲,

还有仁义礼信和忠孝两难全,

你说能不长?

 

土楼的板凳长又长,

不如爷爷的故事长。

一个故事讲了千百遍,

故事里的故事幸福长。

故事留下我几多希望,

故事拨亮我人生航向,

故事里装着家国天下,

故事里装满耕读传家。

 

长板凳,板凳长

土楼的板凳九尺长,

长长的板凳有我长长的思念,

长长的故事里放飞我长长的梦想。

长板凳,板凳长,

土楼的板凳九尺长。

长长的板凳有我长长的爱恋,

长长的故事寄托了我长长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