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定新闻网欢迎您!

【中国文化报】伯公凹交通小站照亮前进路

2019-07-12 15:24:21 来源: 中国文化报  责任编辑:   

伯公凹交通小站照亮前进路   

——探访中央红色交通线“入闽第一站”   

伯公凹交通小站旧址


  中央红色交通线示意图   

本报驻福建记者黄国勇文/图


在支持中国革命胜利、缔造新中国的不平凡历程中,有一条鲜为人知的秘密红色交通线——中央红色交通线。

长期研究这条交通线的福建省龙岩市永定区党史办原主任赖立钦介绍,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正是这条上世纪30年代初创建,由上海经香港、广东、福建直抵江西瑞金的秘密通道,安全护送了200多位我党重要人物从白区抵达苏区,运送了大量苏区紧缺的物资、革命经费和重要文件、情报,完成了党中央从上海到江西的战略转移。

日前,福建省龙岩市永定区福建土楼博物馆举办“苏维埃血脉——中央苏区红色交通线专题展”,通过一件件珍贵文物和历史照片等,揭开了由周恩来等老一辈革命家亲自策划、开辟的中央红色交通线的神秘面纱。展览现场,交通线入闽第一站——伯公凹交通小站的照片及相关文物尤其引人注目。为进一步探究这个交通站的历史,记者近日走访了位于永定区城郊镇的伯公凹村。

地处大山深处的伯公凹一村跨两省,以坳口的伯公庙为界分为上下凹,分别归属广东、福建。当年,作为入闽第一站的伯公凹交通小站,在中央红色交通线上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2018年,这里作为“中央苏区红色交通线史迹”9个点之一,被列为福建第九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当记者来到伯公凹村前的小山坳,伯公凹交通小站旧址映入眼帘。旧址由两座小土楼组成,主楼有两层,呈凹型,悬山顶、抬梁式木构架,正厅4间1厅;主楼旁还有一座独立的一层小土楼,即副楼。两座土楼显著的共同特征,便是它们的墙面上都有多处焦黑色的灼烧痕迹。之所以有这番景象,还要从当年那段战火纷飞的岁月说起。

据伯公凹村84岁老人吴绸英回忆,1928年底,她丈夫的叔叔、伯公凹交通小站创建者邹作仁以“开荒种田”为名,举家从广东省大埔县党坪村搬迁至此。1930年,受当时的大埔县交通站站长卢伟良所托,邹作仁正式建立了伯公凹交通小站。

在小土楼主楼右侧的外墙上,镶挂着在“苏维埃血脉——中央苏区红色交通线专题展”中展示的烈士证复制件。“交通小站建立后,邹作仁发动兄弟邹端仁、邹春仁、邹佛仁、邹昌仁、邹启龙、邹晋发6人加入交通员队伍。不幸的是,在后来的交通线工作中,七兄弟先后壮烈牺牲。”说到证书背后的故事,证书主人邹端仁的曾孙、致力于伯公凹交通小站的保护与红色文化传播的“80后”小伙邹广敦几度哽咽。他介绍,因为支持革命,伯公凹村被国民党反动派军队烧过3次,全村几乎被烧光,小土楼被烧得只剩土墙,便留下了墙上被灼烧的痕迹。

在烈士证复制件旁,“苏维埃血脉——中央苏区红色交通线专题展”展出的另一套重要文物“1931年周恩来送给赖三妹的3块银元”的复制件,也嵌在墙上。“1976年奶奶就告诉我,这是当年‘大人物’送的。”邹端仁的孙子邹勉贤说,作为传家宝的这3块银元的来历,在他家长期以来是个谜。

据邹端仁的妻子赖三妹生前回忆,1931年底有位“大人物”在伯公凹交通小站短暂停留,自己为这位“大人物”煮了只鸭子,客人临走前送了她3块银元。“直到上世纪80年代,通过相关党史资料,曾祖母(赖三妹)才发现那位‘大人物’就是周恩来。”邹广敦说。

2018年,邹家将银元捐给了当地博物馆。对此,永定区文物局局长赖晓东认为,中央红色交通线因高度机密性和特殊性,留存文物极少,这3块银元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

除了文物,新时代的伯公凹村故事在续写传承红色基因、弘扬革命文化的新传奇:如今,伯公凹被福建省委党校等设为品牌现场教学点,仅2018年就接待参观者1.5万余人次;在艺术舞台上,伯公凹的故事如花绽放,围绕伯公凹交通站与邹家七烈士的感人事迹,当地先后创排了原创闽西汉剧《伯公灯》、红色话剧《信仰》等剧目,演出大受欢迎;伯公凹的红色旅游图景正徐徐展开……

城郊镇党委书记张树焜介绍,下一步,该镇将依托伯公凹村的历史文化资源,全力打造伯公凹红色旅游综合体。永定区红色旅游资源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张开梅说:“今年,我们将投资3000万元在伯公凹村建设邹家七壮士烈士陵园、伯公凹公路、森林步道,还将建中央红色交通线纪念馆。”

龙岩市文化和旅游局文物科科长曾宪华表示,《中央苏区红色交通线史迹(龙岩段)保护利用规划》已于今年1月通过省内专家评审,目前已申报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下一步,有关方面将对各旧址进行维修保护方案的编制和评审,申请经费,为保护利用奠定基础。”曾宪华说。

据伯公凹上凹老红军曾话回忆,当年,交通员执行护送任务习惯于在夜里赶路,伯公庙里的油灯曾被当作信号灯。“伯公凹那盏灯,照亮了红色交通线前进的路,更照亮了革命烈士回家的路!”正如龙岩市原文化局局长张耀清的感言,这盏灯,也必将永远点亮人们心中那一束红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