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定新闻网欢迎您!

红旗不倒·江山永定【永定红色革命史巡礼之二十七】铁打奥杳

2021-04-08 14:53:55 来源: 永定新闻网  责任编辑:   

永定湖坑镇奥杳地处龙岩市永定区和漳州市南靖县、平和县三县(区)交界处,四周群山环绕,地势险要。中间是平坦的村落,海拔600余米,南山九十九岽的最高峰有1300多米。

1926年,中共金丰支部成立后,奥杳许多青年接受了先进思想,踊跃投身革命,积极参加1928年6月底的金丰暴动和永定暴动以及反对国民党反动派的“清乡”斗争。

1929年5月,毛泽东、朱德、陈毅率领红四军攻克永定县城,并开展分兵活动,扫清了当地的反动势力,迅速打开了永定革命斗争的局面。王良率领的红四军第一纵队第一支队驻扎在湖坑奥杳裕德楼,发动群众打土豪、分田地。10月,在奥杳裕德楼建立了奥杳乡苏维埃政府。在乡苏维埃政府的领导下,奥杳人民热情支持革命,积极参军参战,投身于苏区各项建设中。

王良(1905-1932年),重庆綦江人,是红军初期的著名将领,曾任红四军第一纵队第一支队长、第一纵队司令员、第十一师师长,红一军团第四军军长等职,参与了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和赣南、闽西中央苏区的斗争。红四军在闽西分兵游击作战期间,王良率部队深入上杭、永定等地开展斗争,发动群众打土豪、分田地、消灭地方武装,建立苏维埃政权。王良率领的队伍军纪严明,秋毫无犯,受到闽西人民的热烈拥护,被亲切地称为“王良支队”。1932年6月13日,王良率部经武平大禾圩时遭敌匪袭击,不幸壮烈牺牲。毛泽东称赞“王良是一个好干部”。

红军初期的著名将领王良

裕德楼占地面积4000多平方米,由旅缅爱国华侨黄玉衍、黄玉胜等兄弟共同出资建设,历时7年,于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竣工。这里曾设立过一个闻名于奥杳十里八乡的求是学校和红军夜校。1929年王良支队驻扎在此,并建立了奥杳乡苏维埃政府。在裕德楼的墙上,至今还保留着百余条红军标语和漫画。这些红军标语和漫画,展现了全套苏维埃政府政治纲领。其中,在一面墙上,画有“马克斯(思)先生”和“王良”的画像,王良画像的衣帽着装风格完全符合当时红军的着装风格,枪前面加一句“打倒军阀国民党统治”,图文并茂,通俗易懂,起到革命宣传教育的作用。

裕德楼右横楼马克思像和“共产主义”标语

在土地分配中,根据中共闽西“一大”制定的《土地法》,采取“抽多补少,抽肥补瘦”的方法进行,奥杳每人分一亩二分地。逃跑在外的地主豪绅不分田,地主的田契、债据全部烧毁。同时没收地主豪绅的耕牛农具、粮食和物质分配给贫苦的农民。农民第一次成了土地的主人。分田之后,广大农民生产积极性空前高涨,当年就获得了粮食生产大丰收,比上年多收二成。根据永定县第一次工农兵代表大会精神,建立区信用合作社,发动群众入股,积极购买闽西工农银行的股票。1930年9月29日,全县10个乡,一次认购股金1500元,其中奥杳认购股金190元(占股12.67%)。

为响应中共闽西“一大”关于《扩大工农红军》的号召,奥杳乡规定,凡18岁至35岁的男青年都要参加赤卫队,35岁至45岁都要参加担运输队。奥杳有4个赤卫队中队,共有80余人。

1930年10月至1931年1月,国民党军阀杨逢年部杨育廷团三次窜犯奥杳,烧毁楼房四座,第一、二次被击退后,第三次更加疯狂,1931年正月十六日,杨育廷团窜进奥杳。奥杳乡苏维埃政府赤卫队队长黄焱加带领赤卫队员几十人,在“裕兴楼”里坚守三天三夜,与敌人激战。杨育廷气得要命,随即调来“七星炮”猛轰。可是,裕兴楼岿然不动,最后只好灰溜溜撤走。这场战斗,奥杳赤卫队英勇善战,以少胜多,以弱胜强,使奥杳赢得了“铁打奥杳”的美誉,在苏区广为传颂。裕德楼的墙上“铁打奥杳,纸乎团匪”的红军标语、以及裕兴楼中的瞭望孔、枪弹炮眼等重要的革命文物,已成为这一段历史的重要见证。

“铁打奥杳”战地旧址——湖坑镇奥杳村裕兴楼

裕兴楼建于1908年,由爱国爱乡的旅缅华侨黄庚昇出资建造,是一座方形土楼,长34.8米,宽28.6米,三层土木结构,连同厅下、楼门厅共有78间,建筑面积约3000平方米。裕兴楼建造质量上乘,墙体坚固,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成为奥杳赤卫队的驻地。解放战争时期的1948年,中国人民解放军闽粤赣边纵队的一批伤员及文艺战士100多人也曾经驻扎在裕兴楼里疗伤、训练,裕兴楼成为坚强的红色堡垒。

在长期革命斗争中,奥杳村有黄镜如、黄焱加、赖茂溪等40多人为革命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为缅怀奥杳革命先烈丰功伟绩,弘扬“铁打奥杳”革命精神,2014年,福建省民政厅拨款25万元重修奥杳革命烈士纪念碑。纪念碑高4.9米,顶上一颗红五星。2018年12月,奥杳革命烈士纪念碑被列入龙岩市第三批“党史教育基地”。

(稿件来源:中共龙岩市永定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龙岩市永定区博物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