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定新闻网欢迎您!

一张让人泪目的“全家福”

2021-05-30 22:18:03 来源: 永定新闻网  责任编辑:   

一张让人泪目的“全家福”

□ 张志星

大凡“全家福”都是团圆喜庆吉祥的。

可是,我在龙岩市永定区培丰岭东村张元寿将军纪念馆见到另外一种景象的“全家福”。

这张“全家福”天地阴晦寂寥苍茫辽阔,簇簇未融化的积雪,近处有战火烧焦的痕迹。

这张“全家福”有两个外人,还有个人躺着。躺着头戴解放军帽,身穿军服,肤无血色,仰面僵直而卧在深黑色的毛毯上,已经溘然长世。右侧坐着一位过耳短发身着粗布棉衣的妇女,神态悲戚,面容凄切,两腿间夹着一位幼童,幼童头上戴着帽子,帽沿缠绕着一圈黑色布条,左侧二位腰挎驳壳枪身着解放军戎装的战士,肃宁而立,其中一位战士身后还有一团浓浓烽烟,如条乌龙扭曲着拔地而起盘旋而上,另外一位战士怀里抱着一个稍大些的幼儿。

“全家福”中的主角

据求证,“全家福”摄于1947年3月,地点是战火未烬硝烟未散的山东莱芜战役淄博战场。

正中间躺着是主角--原华东野战军副参谋长张元寿,其旁妇女是其遗孀胡志年,两位幼童他们一双儿女,一个三岁、一个二岁。

苍柏葱茏,环境清幽。位于龙岩市中心城区北环路的虎岭山上,中央苏区革命历史博物馆庄严肃穆,与雄伟壮美的闽西革命英雄纪念碑遥相呼应。

闽西是毛泽东思想的发祥地,是红军的故乡,是将帅的摇篮,是红旗二十年不倒之乡。在该馆二楼闽西革命烈士事迹陈列长廊上,专门立有张元寿将军的半身雕像,足见其历史功绩之煌著和职位之高、地位之重、奉献之大。据称,他是解放战争期间在淄博牺牲的人民解放军最高级别的高级干部,也是在山东乃至全国战场上牺牲的高级干部之一,同时又是解放战争中牺牲的闽西籍最高级别将领。陈毅和粟裕称赞他为“我军优秀后勤专家,为革命奉献了全部心血,贡献了一生。”

张元寿1913出生于福建省永定县培丰镇田地村。年少家贫,经营豆腐作坊,遍尝艰辛,尽阅冷暖,培养了强烈的商业意识,积累了丰富的经营管理经验。

1927年投身革命。1928年3月,参加龙岩东肖后田暴动,当年8月受指派返回田地组织农民暴动,在家乡点燃打土豪分田地闹革命的星星之火。郭滴人称赞其是敢打敢拼的小伙子。

1929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1年秋转为中国共产党员。历任排长、连长、政务处处长、军需处处长、财政处处长、出纳处处长等。参加了中央苏区历次反“围剿”和举世闻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

在苏区,他显现出后勤组织和经营管理的禀赋。面对国民党变本加厉的围剿和经济封锁,他经常往返国统区采办布匹、粮食、食盐、药品、器械等,在长汀和瑞金等地筹建被服厂、织布厂、斗笠厂、兵工厂等,还是中华商业有限公司经理,成为了我军后勤事业奠基人之一。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在长征途中,除了行军打仗之外,他负责筹集军火、弹药、粮食、棉布、食盐、辣椒等军需物资,补充给养,与毛泽民等并称红色管家。到达陕北后,任中革军委总供给部财政处处长。1937年秋于抗日军政大学毕业后,时年24岁的他因此任中央军委供应部部长,成为人民军队后勤战线的最高领导人。

1938年代表八路军赴汉口出席国民党召开的后方勤务会议,后赴任新四军总兵站站长,新四军军部参谋处处长。在章家渡总兵站长期间,建立一条所辖6个兵站派出所的兵站交通网络,并动员了大批爱国青年加入新四军,采购了大量物资运往解放区,为新四军短期内的迅速发展壮大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1938年,赖传珠和其他新四军将领在皖南拍照。右一是张元寿)

1941年初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爆发,时任新四军军部参谋处长的他从容应对浴血奋战,在依依不舍地目送叶挺将军下山与敌顽谈判后,机智巧妙地突出重围,后被任命为新四军第二师五旅参谋长,参加了开辟泗(县)五(河)灵(璧)凤(阳)抗日根据地等斗争。抗日战争胜利后,任苏中军区、华中军区副参谋长。1946年冬,调任华东野战军副参谋长(时任参谋长为陈土榘,1955年授衔上将)。他始终把“上管天文地理,下管鸡毛蒜皮”当作参谋工作方针来抓,先后参加了盐城、阜宁、涟水反击战和鲁南、莱芜战役,为取得苏中“七战七捷”、鲁南战役和莱芜战役的胜利立下汗马功劳。陈毅说,张元寿见到军队的穿、吃、用的事就抓,是后勤专家。粟裕则说,有张元寿搞后勤,打仗无后顾之忧。可见,张元寿在华东野战军可称得上是名符其实的萧何式参谋。

“全家福”照片中悲痛欲绝的妇女是张元寿的革命伴侣胡志年。

胡志年1920年出生于安徽芜湖,家里经营绸布生意,生活殷实富庶。初中毕业后,抗日战争爆发,在章家渡与时任兵站长张元寿相识相知相恋。

然而,一波三折。他们的婚事遭到女方母亲的反对和阻挠,并且组织未能批准,还因此受到留党察看四个月和调离兵站处分。

有情人终成眷属。1939年2月,周恩来到泾县视察,谭震林以张元寿为例向其汇报了新四军干部所面临的恋爱和婚姻问题。周恩来适时传达了延安的“285”团的婚恋批准规定,此时张元寿已经是旅级干部,完全符合“258”团标准,两人姻缘遂柳暗花明。

皖南事变后,胡志年在宋家桥偶遇张元寿。张元寿再次向组织报告终于获批,这对战火洗礼后的两个年青人成了革命伉俪。

张元寿牺牲后,胡志年毅然承担起抚养一对遗孤的责任。解放后,她怀着对张元寿的深切思念,分别于1950年和1958年历经千辛万苦回到夫家,以尽张家媳妇孝道。

(罗炳辉爱张明秀(左一)和胡志年(右一))

“全家福”的来历

“这是我唯一一次见到父亲。”现年75岁的张晓卫久久地凝视着这张照片,眼眸里泪花闪烁。2010年胡志年去世,张晓卫在家清理遗物时发现了这张照片。

1947年2月,华东野战军经过一系列的大兵团作战,取得山东战场的节节胜利。为了奠定夏季攻势更加有效的后勤保障,莱芜战役胜利后,参谋长陈士榘主持会议召开了参谋长会议。会议认为,当务之急就是要把刚刚取得胜利的战场上的战利品收缴起来,再统一分配到野战部队去。会后,陈士榘、张元寿等前往周村战场,收集战利品。

他们分乘两部吉普车即刻出发,临近周村时,一架敌机低空扫射,吐出的罪恶子弹击中张元寿的胸部,张元寿当场壮烈牺牲,时年34岁,为中国解放事业流尽最后一滴血。

接到噩耗,胡志年带着一双儿女化装成老百姓心急火燎地赶到周村,看到躺在军毯上的遗体,悲痛万分,肝肠寸断。于是,留下这张令人泪目的“全家福”。

张元寿去世后,华野陈毅司令员在追悼会致悼词:“张同志是我军优秀的后勤专家。他把所有的努力都献给了革命,把自己的一生献给了人民。”

青山处处埋忠骨, 何须马革裹尸还。 张元寿牺牲的时候,因为战事吃紧,只能就地掩埋。1949年6月,山东省临沂市修建了华东革命烈士陵园,张元寿正式葬入其中,与亲密战友罗炳辉将军永远相伴。 

(1949年,张元寿的灵柩被护送到华东烈士陵园。胡志年扶柩倚靠在棺材上。)

为了千万张“全家福”

但愿此身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

自从1930年17岁离开故乡参加革命,张元寿就与故土作了永诀,直至17年后饮弹沙场,长眠齐鲁,一颗将星过早陨落。

2009年张晓卫首次回到了父亲的老家,他与80多岁高龄叔叔以及梓叔们拍了一张“全家福”。

魂飞万里,归来兮。2020年秋,张元寿将军纪念馆坐落于后龙山脚下原岭东小学东侧山坡上顺利落成。

这是其先祖繁衍生息的地方,也是将军出生的“胞衣窟”。张元寿身高同等比例的全身铜像矗立在纪念广场中央,高大雄伟,神采奕奕,英姿飒爽。其基座上镌刻着陈毅元帅题词:努力支前常共甘苦,运筹帷幄忆英才;张震上将题词:长眠齐鲁,英名留芳;张劲夫题词;英勇献身,光照千秋。

纪念馆展列了不少珍贵物件。其中,我以为最为弥足珍贵就是这张“全家福”了,虽然没有覆盖党旗或军旗,没有鲜花绿枝簇拥,没有花圈挽联衬托,但将军永远活在人民的心中,永垂不朽。

缘于张元寿将军是我的同族叔公,缘于我家与将军故居仅一房之隔,更缘于是从小听了不少他的革命故事,他的英雄事迹已经深深地烙印在我的心里。我时常凝望这张“全家福”感慨万千,解说照片背后令人心酸的故事,就是要让后人谨记习总书记所说,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中国人民对战争带来的苦难有着刻骨铭心的记忆,对和平有着孜孜不倦的追求。教育后人珍惜当下幸福生活,珍爱来之不易的和平。

(图为张元寿将军纪念馆广场将军等高铜像。)

是啊!为了抵御外侮、消除内乱,为了民族独立、全国解放,多少革命英烈抛头颅、洒热血,付出了宝贵的生命。无数的革命先辈甚至连名字都没有留下,更别论 “全家福”了。

这张“全家福”诠释的是舍生取义,杀身成仁,为国捐躯的民族道义。他们缺席了有关影像,但他们是屹立在中华大地上的民族脊梁、洪流砥柱。换来的是千千万万张洋溢着幸福笑脸的“全家福”,换来的五十六个民族的“全民福”。

血沃中原肥劲草,寒凝大地发春华。

可以欣喜地告慰张元寿将军和无数先烈,今天的中国正如你们所愿,江河熣燦,壮景绮丽,历经内忧外患积贫积弱的中国,已经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并在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英明领导下,朝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砥励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