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日报】土楼寄乡愁,古技盼传人

来源:福建日报 | 作者: | 时间:2019-07-24

□本报全媒体记者 赖志昌 通讯员 刘永良 文/图;□赖志昌

下洋镇初溪土楼群

夯筑土墙。

移动墙枋。

徐松生(中)与工友们在一起。  (资料图片)

徐松生在维修土楼。


66岁的徐松生头发花白,作为国家非遗土楼营造技艺代表性传承人的他,这些年总不免感叹,自己虽身怀绝技,却没有了用武之地,面临技艺失传的境地。

2002年,广东大埔县花萼楼发生大面积坍塌,徐松生临危受命,被请去维修,这是他最后一次接触土楼。如今,搬出土楼,住在集镇的徐松生每每提起土楼,总有讲不完的故事,道不尽的乡愁。

A 父与子的传承

1953年,徐松生出生在永定下洋镇初溪村余庆楼,7岁迁居藩庆楼。父亲徐恒聚师承南靖从事土楼建筑的徐建乾,是当地建造土楼的名师傅。生在土楼建筑世家,一代接着一代,传到徐松生已是第四代。徐松生笑称,自己被判了终身“劳役”。

打小耳濡目染,作为家中长子的徐松生对土楼营造技艺产生了浓厚的兴趣。14岁,得到准许,徐松生有机会跟随父亲开始学习土楼营造,参与建造下洋镇的四层方楼——红阳楼。19岁,徐松生又跟着父亲系统地学习客家土楼干砌石、泥水匠等手艺。

砌基、夯墙、盖瓦……每一道工序,父亲都有着严苛的要求。“父亲对待工程很严谨,做土楼,细致到每一块石头都要亲自检查把关。”父亲言传身教,徐松生牢记于心。

1975年,22岁的徐松生另立门户,开始独立从事客家土楼及民居建筑、维修,由他参与设计、维修、施工的大小土楼有10余座。由于承建的土楼设计合理、质量可靠,徐松生深受人们的赞扬。建楼无数,然而真正让徐松生“名震江湖”的,是他成功帮助化解了土楼的两次“危机”。

2001年,有着600多年历史、素有“家族之城”之称的集庆楼,因年久失修,面临倒塌。对准备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集庆楼进行抢救性修复,成了当务之急。但由于工程量大,危险系数高,加之缺乏启动资金,当时无人敢承接。

“当时,整个楼都歪歪斜斜的,实在太危险,大家都怕呀!村干部找到我,说这事儿非我做不可。”村干部三番五次找到徐松生,他“临危受命”承接了这次艰巨的维修任务。

摆在徐松生面前的是一道复杂的“难题”。集庆楼整楼采用木构架,全靠榫头工艺搭接,不仅看不到外连接,甚至连一枚铁钉都没有,其破坏程度,着实让人吃惊:檩椽腐朽不堪,楼层高下不平,挑梁腐朽折断,墙体严重变形,楼内72架楼梯残损歪斜,特别是510根立柱全部歪斜,最大角度超过30度,楼层间最大的层差超过80厘米……

这楼如果不修,可能还能维持一段时间,一旦修的过程出现闪失,就可能楼毁人亡。为了制定合理的维修方案,徐松生足足想了三天三夜。“要是没弄好,那整座楼都报废了,我们死都没关系,关键是文物废掉了,那就真的太可惜了!”最终,徐松生和团队克服了圆楼向心力的压力,通过矫正和更换蛀蚀的立柱,成功避免了整楼倒塌的危险。更换梁檩椽瓦、楼梯楼板……维修后的集庆楼面貌焕然一新,重现往昔土楼古朴沧桑、气势磅礴、恢宏壮观的风采。

另一次“危机”出现在2002年。当时广东省大埔县客家土楼花萼楼崩塌,当地聘请众多师傅皆维修无果,最后找到徐松生。徐松生在探查坍塌原因后,提出了设计和承修方案,并带着施工队按照“修旧如旧”的原则,运用独创的“楔形夯法”,最终用极高的水准复原了花萼楼。5个月后,花萼楼重新对外开放。

2006年,客家土楼营造技艺入选首批国家级非遗名录。2007年徐松生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土楼营造技艺传承人。

 B 面临失传的古技

2008年,以永定客家土楼为核心的46座福建土楼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永定客家土楼名扬天下,随之而来的旅游热更是日益升温。随着土楼越来越受政府的重视和保护,越来越多人选择搬离土楼。

如今,徐松生一家也已搬出土楼,居住在集镇的“洋房”里。这栋房子是他亲自设计建造的,别出心裁,不搞套房,留出天井,依稀有土楼的模样。

“我还是喜欢住土楼,那种融洽的氛围,是现代居住在城市的人无法体会的。”在镇上住了10多年,徐松生还是有些不太习惯,他的心里始终挂念着土楼。他说,土楼冬暖夏凉,通风和采光都很好,大家和睦相处,相互帮助,总有一种大家族的感觉。

客家土楼,乡韵悠长。如今对徐松生而言,土楼成了他抹不去的一道乡愁。徐松生所在的初溪,最大的土楼住着400余人,童年时,他时常端着饭碗到各家串门,或是三五成群与小伙伴们在土楼里玩耍,别有一番滋味。

 随着时代的发展,农村交通便利了,运输业也发展起来,用钢筋水泥搭建“洋房”成了大家的首选,而建土楼鲜有人问津,人们更愿意选择成本更低的砖房。徐松生的土楼营造生涯,也由此从波峰滑向波谷。迫于生计,他参加了建筑专业培训,拜师学艺,凭借土楼营造的扎实技术功底,很快顺利转型。1987年他组建建筑队,顺应时代潮流,盖起了各式各样砖混结构和框架结构的“洋房”。

眼看着乡村里的许多年轻人都离家去外面闯荡,家里只剩下老人和孩子,有些土楼因多年无人居住而破败,徐松生也不免感叹:“现在很多土楼都没人住了,没人住的房子也就撑不了多久。”

 回想起上世纪七八十年代,那是徐松生事业最为辉煌的年代。彼时,中国农村正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富裕起来的农民纷纷几户、几十户集资盖土楼新房。51岁的江铭太至今还能忆起当年跟随师傅徐松生一起走南闯北建造土楼的盛景。

“我16岁就拜师了。徐师傅技术好,那是当地出了名的!”回忆当初,江铭太颇为自豪。当年跟着徐松生,自己总有接不完的活,不仅收入可观,每到一处,也受人优待。

 徐松生曾带了几十个徒弟,如今全部都像江铭太一样转行了。“因为造土楼,很辛苦又没钱赚,每天风吹日晒,很少人吃得了这种苦,加上市场空白,大家都不愿意学。”面对这样的现实,徐松生有些无奈。在滚滚时代的洪流中,他的土楼营造技艺被“束之高阁”,难再有施展的平台。

传承的心一直都在。前些年,他有意把土楼营造技艺传给从事建筑业的大儿子徐荣春,并送他到大学进修,期望他能用现代专业知识与传统手工艺相结合建造土楼,但实践几年下来,徐荣春难以为继,最终只能转型开瓷砖店。

 随着年岁渐增,头发花白的徐松生不免有了隐忧。“像我们这样的,很多都上了年纪,也没多少人了,土楼的工作目前只剩修修补补了,我真怕这项技艺后继无人。”徐松生心里也着急,希望让更多人对土楼、土楼营造技艺感兴趣,“其实,造土楼并没那么神秘,只要抓住营造技艺的几个关键点,更多的是要靠经验的积累。只要有人愿意学,我会毫无保留地教”。

C “非遗”走进土楼

作为非遗传承人,徐松生深感责任重大,这些年他一直琢磨,希望能够出一本专门介绍土楼营造技艺的书,但由于文化程度不高,这事也一直耽搁了。“要我建土楼容易,但拿笔杆子,那真是要我命。”徐松生说。

徐松生的想法与胡赛标不谋而合。两人是多年的好友,临街住在相隔不过十几米的地方,又都是土楼人家。徐松生有建造土楼的经验和技术,胡赛标是当地的语文老师,有文字功底,两人一拍即合。今年4月,在当地文化、教育部门的牵头下,两人一起合著《客家土楼营造技艺》。

“希望为土楼营造技艺留下些许文字和史料,不让这项传统技艺失传。”胡赛标告诉记者,历时4个多月,这本共计1.3万多字的非遗乡土教材书稿已经成稿,目前正在最后审定,今后将作为校本教材进入学校。

实际上,促成这次徐松生与胡赛标合作的,正是永定当地的政府部门。早在2009年,永定认真贯彻“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工作方针,在全区范围内开展非遗普查工作,并以乡镇为单位分别编印了《非遗普查成果汇编》,收集大量非遗传承文献资料;定期召开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研讨会,持续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的保护、传承、发展工作。

截至目前,永定区拥有客家土楼营造技艺、闽西客家十番音乐、永定万应茶制作工艺等国家级非遗项目3个,永定客家山歌、永定土楼楹联等省级非遗项目2个,以及永定客家家训文化等市级非遗项目38个。

 如今,每逢周末和节假日,在永定洪坑土楼景区,前往土楼营造技艺体验区的游客、学生等群体不少,一边体验,一边观看展板,了解这门技艺。除此以外,土楼里还有一群富有特色的民俗表演队,他们由非遗传承人和各行业民间艺人等50多人组成,为游客表演十番音乐、提线木偶、客家山歌、客家婚俗、民间绝艺等,受到国内外游客的热捧。

将“非遗”搬进土楼,这是永定传承文化的创新之举。为了传承与保护非遗项目,擦亮土楼这一“金字招牌”,近年来,永定大力实施“文化进土楼”工程,按照“一楼一景致、一楼一特色、一楼一主题”的理念,投入约1亿元建造、改造建筑文化展示馆、客家家训馆、客家家风楼、客家婚庆馆、民间绝艺馆、“万应茶饼”原秘方古制法传习所等多处非遗文化保护传承场所,让更多的游客了解当地传统非遗文化。

“通过推动‘非遗进土楼’工程,让非遗在传承创新中与旅游相结合,加强互动体验,不仅能够增加景区游览内容与互动性,也能起到传承与保护传统文化的作用。”福建省客家土楼旅游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李文标介绍,近年来,永定土楼景区在开发系列非遗项目时注重“体验互动”,在永定土楼建筑文化展示馆,除了展示土楼建筑、客家农具等之外,还以现场教学的方式让游客参与体验土楼营造技艺……

 值得一提的是,为了吸引更多学子来体验非遗,永定还开展以“看世遗·学非遗”为主题的非遗文化进永定土楼研学体验项目,推出“耕读传家”“益在民生”“清廉风物”“家国情怀”等各具特色的研学之旅精品线路,吸引国内外青少年来学习非遗传承,感受耕读传家的客家文化。

记者手记

非遗传承要情怀,更要有市场

每每提及传承之事,年过六旬的徐松生就愁眉不展。作为非遗传承人,他深感自己肩上的担子很重,但面对土楼营造技艺青黄不接、难以为继的现状,他也力不从心。

 这些年,因为时代发展、环境变化等一系列不可抗拒的因素,土楼营造这门古老技艺已渐渐被边缘、淡忘。没有市场、赚不到钱,年轻人缺乏动力,导致后来者寡,徐松生的很多徒弟也都迫于生计早早转行。作为传承人,现在徐松生所能做的,便是尽全力传承,但因缺乏市场,全靠经验和技术的土楼营造技艺,如今更多的只是停留在修修补补的层面,难以全面传习其奥妙与精髓。

 非遗传承要情怀,更要有市场。要让非遗留得住,传得久,除了传承人的自觉担当与坚守,还要培育非遗项目更好的生存空间与市场,引领社会新时尚。这些同样离不开政府的有效帮扶、相关机构的精心培育及全社会的共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