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定县评出“2014年度十件大事”

来源:永定新闻网 | 作者: | 时间:2015-01-15

日前,永定县“2014年度十件大事”网络投票工作落下帷幕,经过初评、网络投票、评委评选等程序,永定县评出“2014年度十件大事”。

此次评选活动由永定县委宣传部组织。活动分三个步骤进行,第一步于2014年12月上旬由相关部门遴选,提出了“永定县2014年度十件大事”20条备选条目;第二步开展网络投票,从2014年12月25日开始,至2015年1月5日结束,在永定新闻网开展网络投票;第三步由县委宣传部组织评委评选,评出“永定县2014年度十件大事”条目。

据了解,此次评选活动吸引了广大干部群众的积极参与。通过开展评选活动,充分展示了永定县2014年所取得的辉煌成就,进一步鼓舞了全县上下为建设美丽、开放、幸福的国际旅游目的地,海峡两岸交流基地先行区,全国经济转型绿色发展示范县和闽粤赣边区域性中心城市的重要增长极作出新的贡献。

经评选,永定县2014年十件大事为:

1、永定县委十二届九次全会顺利召开,吹响了加快经济转型绿色发展的号角。

9月23日,县委召开十二届九次全会,对在新的起点上推进我县经济转型绿色发展步伐作出全面安排部署,确定了加快我县经济转型绿色发展的战略定位、目标任务和具体举措。全会提出要深入实施“北工南旅、双轮驱动,城乡统筹、绿色发展”强县富民战略,全面推进“双龙齐舞、五马奔腾”“511”产业发展工程,全力打造全国经济转型绿色发展示范县。县委十二届九次全会,吹响了加快建设经济转型绿色发展新永定的号角。

2、国务院批准永定撤县设区,永定步入加快融入龙岩中心城市发展新时期。

12月13日,撤县设区工作获国务院批复。同意撤销龙岩市永定县,设立龙岩市永定区,以原永定县的行政区域为永定区的行政区域,永定区人民政府驻凤城镇九一街西路2号。

撤县设区,意味着永定已经融入了龙岩市中心城市范围,永定将面临前所未有的良好发展机遇。据了解,改区之后,永定将由一个县域经济单位转化为城区单位,其基础设施建设将纳入整个区域通盘考虑,老百姓也将享受到设区所带来的红利。而随着公共服务力度和水平的提高,当地老百姓的生活质量也将得到提升。

为尽快实现县改区的平稳过渡与完美转身,永定按照“总体不变、平稳过渡、及时挂牌、同步转换、叠加政策、释放红利”的原则,抓延续保底线,抓磨合促融合,抓试点聚合力,派出考察组到其他撤县设区地区考察,初定在2015年春节前举行挂牌仪式,拟定县各套班子届次任期不变,县、乡(镇)、村三级同步换牌更印。此前,城郊乡、仙师乡经省政府批复同意撤乡设镇,并于12月27日上午举行了揭牌、授印仪式。

3、永定县荣获“国家卫生县城”等多项荣誉,知名度、美誉度进一步提升。

2014年,永定收获诸多省部级综合性荣誉。其中开展“国家卫生县城”、“省级文明县城”、“省级园林县城”、“省级生态县城”、“省级森林县城”等“五城同创”工作取得喜人成绩。继2013年11月通过“省级园林县城”考评验收后,1月3日全国爱卫办公布,永定县荣膺“国家卫生县城”,永定成为我省继永春之后第二批获评的“国家卫生县城”,也是龙岩市唯一获此殊荣的县(市、区);7月30日,省级文明县城创建总评工作顺利通过省文明委考评组考评验收;11月13日,永定创建省级森林县城工作通过专家组考评验收;12月30日,永定县通过省级生态县考评验收。此外,12月26日,永定县荣获“福建十大醉美县城”称号,这是龙岩市唯一入选的县(市)。

同时,永定土楼景区荣获多项殊荣,品牌效应进一步凸显。景区先后入选2013“美丽中国”十佳旅游景区、“最受欢迎国内旅游目的地”榜单、“全国优秀旅游项目名录”和福建省“必游景点”十强。9月13日,第二届旅游业融合与创新论坛暨2014最美中国榜发布会在京举行,全国有80多个旅游目的地城市和20多处景区入围2014旅游业最美中国榜,其中永定土楼荣登2014旅游业最美中国榜,并获得“最美中国.特色魅力人文(休闲)旅游目的地景区”及“2014构建美丽中国先锋单位”两项殊荣。著名国际旅游服务与营销专家、国际旅游学会主席、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特聘咨询师莫里森5月5日至7日考察福建永定土楼景区后,称赞“福建土楼可以成为继长城和兵马俑之后的第三个中国标志”。10月29日,参加第八届中美省州(31+50)旅游局长合作发展对话会议的代表在永定考察客家土楼,对种类繁多、规模宏大、结构奇巧、功能齐全、内涵丰富的永定客家土楼赞叹不已。

4、省政府批准永定工业园区扩区,新型工业有效推动县域经济发展的转型升级。

9月12日,永定工业园区申报扩区获得省政府批复,成为龙岩市2010年以来首个扩区获批的省级工业园区。

近年来,永定县在加快煤炭、水泥等传统资源型产业转型升级的同时,大力发展机械制造、光电电子等新型工业。特别是2014年,新型工业发展捷报频传,1月8日新龙马股份有限公司“微型小奔驰”启腾M70车型正式上市;2月26日福建卫东新能源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首辆新能源车正式下线运行;6月23日福汽新龙马首台发动机正式下线、点火,标志着发动机项目一期装配线开始进入试生产阶段。天津北斗乾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计划在永定工业园区投资5亿元兴建“北斗产业园”。根据统计,2014年机械产业跃升为全县第一大工业产业,全县非资源型工业产业产值占县域经济比重进一步提升,县域经济对资源的依赖度逐步降低,有效推动了县域经济发展的转型升级。

5、福建土楼永定客家文化旅游创意产业园入选省级文化产业园区名单,永定全域旅游顺利推进。

2月20日,省委宣传部等9个部门联合下文,福建土楼永定客家文化旅游创意产业园入选全省文化产业园区名单。

永定县围绕构建“一核两翼三廊”旅游产业发展格局,按照文化旅游“点、线、面”的特点,高起点规划建设“福建土楼永定客家文化旅游创意产业园”。园区区域范围主要包括三大走廊:南部“生态新城;养生福地”旅游黄金走廊、东部“文化传承;原乡寻踪”世界遗产走廊和北部“科技引领;魅力新区”工业旅游走廊。

目前,园区已规划建设重大项目21个,总投资约200亿元,迄今累计完成53亿元。其中,天子温泉旅游度假区(一期)5月8日正式开业,福建土楼梦幻剧场项目9月6日举行奠基仪式,中华民俗传习基地项目9月11日举行奠基仪式、天子温泉旅游度假区项目(二期)工程11月6日顺利开工,客家古镇项目顺利推进。通过打造“福建土楼永定客家文化旅游创意产业园”,永定逐步形成全域旅游发展格局。各级领导对我县发展全域旅游给予了充分肯定。

6、南江村美丽乡村建设经验在全省推广,以坤雅农业观光园等项目为代表的一批现代农业快速发展。

加快美丽乡村建设步伐。湖坑镇入选“第六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陈东乡岩太梯田入选“中国最美田园”;南江村获评“全国生态文化村”,成为龙岩市唯一、全省5个之一入选“全国生态文化村”的建制村;继洪坑村之后,今年下洋镇初溪村、湖坑镇南江村、高头乡高北村又入选第三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同时,下洋思贤、峰市河头、大溪万石等19个美丽乡村试点村建设成效明显。

8月20日,省宜居环境建设指挥部办公室下发通知,要求全省各地学习借鉴永定县湖坑镇南江村美丽乡村建设经验。

同时,我县大力扶持发展坤雅农业观光园、龙潭镇上西村铁皮石斛生产基地、峰市信美湾渔业、台湾名优水果等一大批设施农业项目,有效提升了现代农业发展水平。鼎福来食品实现投产,农产品加工业迈出可喜步伐。

7、永定县被评为全省文化体制改革工作先进地区,“永定文化现象”有效推动了交流交往。

永定县被省委宣传部等3个部门联合表彰为全省九个文化体制改革工作先进地区之一,是龙岩市唯一获得表彰的县(市、区)。

2014年永定文化精品亮点纷呈,被称为“永定文化现象”。 由中央电视台拍摄、取景取材于永定土楼的《筷子篇》,在中央电视台2014年春节联欢晚会播出,让全球瞩目;《客家土楼》歌曲成功列入省重点文艺剧目《八闽画卷》的节目,是龙岩市唯一入选剧目;歌剧《土楼》荣获第十四届“文华奖”,《土楼神韵》获得省第七届文艺百花奖,舞蹈《迎春牛》代表福建省参加第十二届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评选获银奖,主要取材取景永定的电影《衍香》荣获“五个一工程”奖;两幅国画作品成功入选第十二届全国美展。此外,12月18日,由著名演员姜文执导,取景福建永定客家土楼的电影《一步之遥》在全球公映,永定客家土楼惊艳四座。

同时,“永定文化现象”有效推动了交流交往。5月12日至19日,以县委书记刘先裘为团长的永定县客家文化交流团在台湾开展交流访问,受到台湾各界的欢迎。期间《土楼神韵》首度在台南演出,成为第一个大陆艺术团体到南台湾地区进行的大型公演活动;6月15日至17日,第四届海峡客家(永定)风情节在永定举行,来自海峡两岸的348名嘉宾参加了风情节。中华海峡两岸文经交流协会理事长饶颖琦、中国作协书记处原书记张胜友参加了开幕式,期间举办了“永定之路”研讨会,并举行了客家家训馆和家庭美德馆开馆仪式,引起强烈反响。永定组团赴台交流及举办海峡客家(永定)风情节,受到各级主流媒体的关注。

8、永定高度重视民生工程建设,教育、体育等社会事业快速发展。

永定县始终坚持把改善民生摆在财政工作更加突出的位置,积极调整和优化支出结构,着力构建以保障和改善人民群众生活为主的“民生财政”体系,集中力量办好一批涉及民生的实事好事,让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2014年,财政支出中72.5%投向了民生领域,比例、资金总量双双达到历史新高。

教育事业发展令人瞩目。2014年,高考成绩600分以上考生达75人,居全市前列,本一上线率创历史新高,2名考生考上清华大学。整体搬迁永定三中、开办实验小学龙凤校区、启动城关中心小学迁建工程,全县11所中小学运动场改造塑化项目有序实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创建工作将接受国家级验收认定,龙潭、岐岭、湖雷等中心幼儿园新、改建项目工程主体竣工。

医疗卫生事业蓬勃发展。我县被列为全国第二批县级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县,县医院、中医院、坎市医院(永定县第二医院)按要求做好改革前期准备。县医院内科病房综合大楼主体及装修、电梯安装、高低压配电工程,病房中心供氧、连廊工程等已进入扫尾阶段。县第二医院门诊医技楼投入使用。县中医院整体迁建正加快进行选址。下洋镇中心卫生院门诊医技楼一期工程已经完成。

体育事业成绩喜人。在福建省第十五届运动会上共获得金牌16枚、银牌13枚、铜牌11枚,以409分位列全市各县(市、区)之首。

9、“五位一体”爱心助孤活动启动,“敬老助孤”、“扶贫助困”成为永定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实践。

3月23日,永定启动“五位一体”爱心助孤活动,为全省首创。通过建立政府扶孤、党员联孤、社会助孤、企业帮孤、学校义孤等救助帮扶机制,在全县上下形成了爱孤助孤的浓厚氛围。全县320名需要救助的孤儿,均由县乡两级领导班子成员、县直部门负责人及其他副科以上干部挂钩帮扶,全年累计为全县孤儿发放基本生活费172.9万元。

永定认真落实老年人高龄津贴惠民措施,每月向百岁老人发放300元长寿营养津贴,每月向90—99周岁老人、80—89周岁老人分别发放100元、50元的高龄津贴。永定县目前80周岁至89岁的老人有7546人,成为名副其实的“长寿之乡”。

此外,永定积极做好扶贫助困等工作。2014年为1080户4179人实施“造福工程”危旧房改造,为297位困难居民发放大病救助金270余万元。新建保障房260套,新竣工1515套,配租配售1705套。

10、永定县存款、贷款余额破百亿大关,地方财政收入突破十亿大关。

9月30日,我县继存款余额破百亿大关后,贷款余额达100.01亿元,首次突破百亿元大关,增量与增幅均位列全市第二,成为龙岩市第二个“双破百亿元”大关的县(市)。

2014年永定县实现财政总收入16.74亿元,增长7.94%,其中地方级财政收入突破十亿大关,达10.23亿元,同比增长6.99%。在整体经济环境趋紧的背景下,永定县经济发展度过爬坡过坎的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