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西乡村社会的狩猎习俗

来源:闽西日报 | 作者:宋客 | 时间:2016-09-05

闽西乡村社会,特殊的地形地貌使山岭间的食物链特别丰富,因而野生动物的种类尤为丰富,“十一月来转冷风,大雪之时是寒冬。树木退冬虫豸死,鸟雀成群结伙丛。”此时,山冈、石岩、泥洞、水里,都有数不尽的野生动物:老虎、黄猄、豺狗、野猪、蛇、蝎、竹鼠(土仑)、兔子、狐狸、鹚鸡(白鹇)、斑鸠(野鸽子)、鹧鸪、水獭、连狸、山鼠、甲鱼、田鸡、石冻、乌龟、螃蟹、虾以及鲩、鲢、鲤、鲫、鲶、蟥、泥鳅、黄鳝、蚌蛤等,真是数不胜数。广阔的原野成为野生动物的乐园,也成为闽西传统村落狩猎的大好时机。此时,农事已经完结,离过年还有一段时间,乡村狩猎有序进行。获得的猎物,既可改善家庭饮食结构,增加营养,剩余部分还可以拿到墟市交易,获得收益,贴补家用。

乡村狩猎的习俗源自南方丘陵山地的土著遗风。在历史推衍进程中,即使北方汉人南迁到闽粤赣边落地生根后,与当地土著充分融合,也没有改变业已存在的南方土著狩猎之风。相反,客家文化吸取狩猎文化精华,面对恶劣的生存环境,不断加以完善,使南方狩猎文化更加成熟,更加理性,更加规范。

据田野调查,在闽西村落,狩猎通常有三种形式:

团队围猎

团队狩猎是指闽西村落里众人合力开展的狩猎行为。

据报某座山岭有猎物,如野猪、老虎、黄猄等,猎队(通常有七八人,或10多人)即以吹响海螺为号,猎手们手持鸟铳,在鸟铳里装填零碎的鉎铁(具有杀伤性的碎铁颗粒),身背“硝龟”(用于装鉎铁和硝的木制用具,形状像龟),牵引猎狗,从四面八方前往山路口集结,以特殊暗号使八九只,甚至更多的猎狗立即抄山。猎狗的嗅觉敏感,闻到猎物的腥味便开始狂吠;一旦发现猎物,即形成包围之势,竭力撕咬,猎物只得拼命逃窜。为保命,猎物一般都向路口或阳光充足的地方逃亡,岂知山下各个路口早有猎手把守,正持猎枪严阵以待。等猎物逃至足够射程,猎手即扣动扳机,猎物一枪毙命,人们兴高采烈把猎物扛回家中,让整个村落分享胜利果实。

个人围猎

个人狩猎是指闽西村落里以个人行为开展的狩猎行为。

主要体现在捕鼠、捉龟、挖土仑、黏雕子、抓山鳗等狩猎活动。

以捕鼠为例,首先要准备捕鼠的工具——老鼠筒子。裁一节竹筒,一头带结封闭,一头筒口敞开,筒子的一侧正中削平挖一缺口,装上机关,洒些谷粒;竹筒的背部插一根具有弹性的竹片,细细的苎绳一头系着竹片,一头连接机关的引子,竹筒插在老鼠可能经过的路径。冬日荒山野岭,当饥不择食的老鼠为觅食而懵懵懂懂闯入竹筒食谷粒时,麻绳仗着巨大的弹力迅速将暗藏的机关收缩,将老鼠的脖子牢牢套住,拼尽全力也难逃脱,只有束手就擒,一命呜呼。

又如捉龟,包括捉田鸡、石冻、甲鱼等。每逢夏日夜晚,乡民腰间系一竹篓,挎镰刀,卷起裤管,到村落周边的溪圳里,躬身前行。双手不时在石缝里摸索,不一会儿就有收获。

又如挖土仑。土仑,又名竹鼠,是一种食芒根、竹根的哺乳动物,因四爪特别锋利,打洞能力强,故寄生在土洞里。有经验的山民根据路边的某些痕迹找到土仑的藏身之地,有时一锄挖下去,一只土仑就到手了;有时一挖竟有一窝,六七只不等。“如何判定土仑经过的路数呢?换一句话说,如何准确判断某地就有土仑呢?这要看季节,因为土仑吃芒根(芦苇根)、竹根,一般情况下,如果发现某些芒头、竹子表面枯死了,就可以判定周边一定有土仑。因为土仑特别会打洞,而且一个洞里还有岔洞,有的是专供睡眠的,有的是专门如厕的,有的是专门贮藏食物的,挖的时候要特别注意,如看到有岔洞,就用芦萁、树枝先塞住其中一个洞,又看到一个岔洞就再塞住,反正就是只管先跟着其中一个主洞挖。挖到底了,如果仍没见到土仑,就倒回来,打开刚刚塞上芦萁的洞,一锄下去,有的土仑还在睡大觉呢!当然,如果洞很深,无法用锄头挖,就用灌泥浆、灌水、烟熏等办法,迫使土仑出洞。”

此外,村落还有黏雕子(小鸟)、捉泥鳅、抓山鳗、钓鱼等捕猎行当。有的还用“雷公藤”(又叫鱼藤,一种能让鱼儿窒息的藤本植物)捣烂冲水倒入溪圳,或用茶枯(榨油后留下的茶籽渣)锤烂后冲水倒入溪圳,让鱼儿暂时窒息浮起,轻松收捡。

守阱围猎

守阱狩猎是指传统村落的猎手挖陷阱,让野兽自动跌落陷阱,以逸待劳的狩猎行为。

两座山岭之间的连接地带,地势平缓,树阴覆盖,且呈坳口形状。根据狩猎经验,这些地带常常是野兽必经之地。于是,就在野兽常出没的缓坡地带,挖一个口径宽约1.5米,深4-5米的陷阱,表面用芦萁、芒秆、干树枝等伪装覆盖。为引诱野兽前来觅食,又在陷阱周边开辟荒地,种植地瓜、花生等耐旱作物,瓜藤延伸,叶子鲜嫩,野兽一见到这些苗藤,则饥不择食,欣然前往,且由于这条通道两端还有约30度左右的斜坡,荒乱中的野兽,如黄猄、野猪等就会从两侧山头俯冲下来,目的是要到另一块山头,结果,不偏不倚,正好落在陷阱中,成为瓮中之物,上不得,逃不脱,无食物,再凶悍的野兽也只得坐以待毙。猎手或主人十天半月去陷阱察看一次,一旦有野兽落入陷阱,则回村里喊人帮忙。有的拿来棕绳,有人带来竹杠,有的带来粗大的木棍,四五个精壮汉子手忙脚乱,抬着黄猄、野猪回家,尽情享受乡村狩猎带来的成就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