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湖大桥通车记事 □李添元 2020年10月1日, 永定区洪山乡群众迎来了一件大喜事——福建通往广东、横跨汀江河的龙湖大桥建成通车啦!从此,洪山人告别了过去到永定城区要绕上几百个弯的道路,而且车程从原来一个半小时缩短至半小时,进入永定“半小时经济圈”。 司机满面春风,百姓欢呼雀跃。作为大桥建设的推动者、见证者,多年的愿望得以实现,我的心里充满感动。 洪山乡地处永定区西部,北接上杭县下都乡,西靠广东省梅州市松源镇,南连永定峰市镇,东跨龙湖与永定仙师镇毗邻,是闽粤两省和永、杭两区县交界的边境乡。境内物产资源丰富,是著名的林区和“永定红”花岗岩矿的主产区。境内的国家森林公园王寿山与山下棉花滩水电站水库——国家水利风景区“龙湖”交相辉映,成为一大自然景观和旅游胜地。 国家重点工程棉花滩水电站库区移民后,洪山乡目前有人口8000人,环库路是洪山通往永定城区的唯一通道。这条棉花滩电站建成后重新开辟的环库路,弯多、线长、等级低,洪山人吃了不少苦头,加上长期被运输石板材、煤炭的重车碾轧,使环库路屡修屡毁。人们谈“路”色变,来往洪山的人们出来了不想进去,进去了不想出来。 永定土楼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带来永定旅游产业的强劲发展。为了做大旅游产业,永定着力构建“东楼(土楼)”“西湖(龙湖)”全域旅游格局。但是,由于受到交通条件限制,这片全省第二大人工湖、闽粤边境难得的山水宝地只能养在深闺。 我是土生土长并且长期在本地工作的洪山人。作为市、县(区)、乡人大代表和洪山乡人大主席,一种反映社情、为民请命的责任感油然而生。为了守住洪山的交通命脉,保持环库路的基本通行,促成对环库路的升级改造,从永定县十四届人大一次会议以后,在每年的人代会,我都带领洪山的县(区)代表,联合龙湖沿岸乡镇的代表,一起提出多项建议,从未间断。 我的建议得到了代表团领导和市、县交通部门的高度重视。2009年7月17日,永定县交通局组织召开仙师、洪山两个乡领导班子成员联席会议,实地踏勘了跨湖大桥的走向,就建设跨湖大桥的设想形成共识,随后编制了“龙湖旅游公路项目预可行性报告”上报到省交通厅,得到省交通厅批准并列入了省“十二五”期间福建省完善国省干线建设、连接国省干线横十一线的重要公路项目。2011年,龙湖旅游公路列入县交通建设项目“十二五”规划,随后,永梅公路建设有限公司相继成立。 据介绍,永梅公路全长34.73公里,预计总投资11.13亿元,分三段进行设计。其中,龙湖特大桥长454米,净宽23米,单独设计成景观大桥,是国内内陆湖大桥桩基水位最深的工程,2015年9月11日确定葛洲坝集团第五工程公司为第一中标人。2020年6月实现桥面成功合龙。 龙湖大桥建成通车,承载着众多领导的关怀,寄托着沿线百姓的热切期盼,倾注了交通人的智慧和汗水。 我很感激我们所处的伟大时代,国家安定稳定,群众安居乐业,社会事业蒸蒸日上;感激各级政府对改善龙湖地区交通状况,造福库区群众的重视和决心;感谢工程项目全体参战人员不辞辛劳,克服重重困难所付出的努力。我很欣慰洪山人美好的梦想成为现实,龙湖库区交通状况实现了历史性跨越。我很庆幸作为人大代表,有机会为社会尽责,为百姓分忧,在平凡中见证奇迹,为成就一项千秋伟业奉献绵薄之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