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信仰》 ![]() □ 刘永良 在信仰的语境里,“信”是由衷的认同和真诚的服膺;“仰”是因为认同和服膺而生出的坚定的维护和执着的追随。由此可见,“信”是“仰”的前提。那么,“信”的前提又是什么?在我看来,应当是“知”,即对信仰的深入感知、自觉认识和充分理解。没有这种感知、认识和理解,任何信仰都难免包含随波逐流的盲目性,甚至可能陷入某种狂热与迷信。 当年,中央红色交通线的交通员深明此理。为配合接应广东省大埔县青溪交通站的工作,原大埔地下党负责人之一、组织参与埔北暴动的邹作仁,配合大埔站站长卢伟良到由粤入闽的要冲永定区城郊镇伯公凹自然村组建家庭式交通小站,伯公凹就这样随着中央红色交通线被永载史册。 永定区以伯公凹交通小站“邹氏七兄弟”为保护中央红色交通线壮烈牺牲的史实为题材,创作了大型红色题材话剧《信仰》。《信仰》由原龙岩市文化与出版局局长、福建省作协会员张耀清编剧,福建人民艺术剧院赵光斌导演,陈盛哲、张冬梅、胡秀彬等担任主演,总时长100多分钟。全剧分为“序幕”“别离”“遇险”“魂归”“休妻”“刑讯”“除奸”“尾声”等8个章节,通过真实感人的事迹,生动鲜活的艺术再现,淋漓尽致地展现了交通员身上信仰、忠诚、牺牲和担当的宁死不屈大无畏的革命精神。剧情演出撼人心魄,带领观众穿越三千里的红色交通线,让人仿佛置身于当年那段悲壮的烽火岁月,体验血与火的洗礼,领略中国共产党人的信仰天地,解开共产党人的信仰密码。 邹端仁,1934年7月受尽酷刑后牺牲;邹作仁,1933年护送擦枪油时在大埔三河坝被捕,后遭敌人秘密枪决;邹春仁,1933年5月为掩护陷入敌人包围圈的其他同志及由其护送的电台配件转移,将敌人引开后战死,敌人将其头颅拿到永定城区示众;邹昌仁、邹佛仁因叛徒出卖,同时被捕,受尽折磨后,邹昌仁被挖心,邹佛仁被砍头,邹昌仁的哥哥邹家仁目睹弟弟牺牲惨状悲痛过世;邹振发,1931年4月被敌人杀害;邹启龙,在参加交通线的守护后,于1949年7月牺牲于永定溪南战斗。他们身上这种超越凡俗的生死观根源何在?看了话剧《信仰》,我们可以庄重地回答:是信仰!正是靠信仰,伯公凹“邹氏七兄弟”用年轻的生命谱写了一曲曲惊天地、泣鬼神的壮丽诗篇。 “这段红色历史,不能被遗忘。”《信仰》是编剧张耀清向伯公凹烈士致敬之作。为了挖掘、创作《信仰》的剧本,张耀清花了近10年时间。他通过走访群众,一次次追寻先辈的足迹,深入汕头、潮州、大埔、永定、上杭、长汀、瑞金等当年秘密交通线采风,收集第一手资料,还原剧中一连串生动有趣的情节和感人的细节。剧本最终历经3年精心创作打磨完成,张耀清还特地为此创作了主题曲《信仰之光》。 谈及《信仰》名字的由来,张耀清感慨万千:“一个人可以一天不吃饭,但一刻也不能没有信仰;一个人可以拥有财富无数,但最值钱的是信仰。一个人有了信仰,可以告别懦弱,挺起脊梁,变得坚强;一个人有了信仰,可以告别平庸,追寻远方,创造生命辉煌。我们要像革命先辈那样,为信仰而生!” 这种“信仰之光”也深深打动了赵光斌。2018年刚拿到剧本,赵光斌一口气看完,他的内心始终不能平静。“2018年7月,我到伯公凹了解‘一盏灯、三块银元、七烈士’的故事,就被深深震撼。”赵光斌坦言,在导演话剧《信仰》前,他从未如此深刻地体会过闽西的红色历史与文化,“每一位交通员为革命牺牲的背后,最根本在于他们有坚定的革命信仰、崇高的人生信念”。 创排《信仰》,面临现实的种种困难,但赵光斌在心中与自己较劲:“我立誓要把这故事搬上话剧舞台。”为了这个誓言,赵光斌曾多次赴闽西采风,还带领主创团队一起到伯公凹感受、体悟,并对剧本反复打磨修改。“一路走来,我们抱着对客家先烈的敬仰之情,克服各种困难,于2019年7月1日把《信仰》搬上舞台,以此告慰邹家先烈。”赵光斌说。 收获观众的掌声与好评,主创及团队付出了异常的艰辛。你或许不会想到,《信仰》的所有演员均为永定本地的“草根”。据介绍,剧中一共有60多名演员,除了永定客家土楼艺术团的舞蹈演员外,其中还包括政府机关的工作人员、人民教师、退伍军人及学生等。就这群“草根”演员,为了让这台剧以最好的面目向观众呈现,用“信仰”完成了使命担当。《信仰》一经问世,便焕发出动人的光彩。 “江水奔流不息,青山连绵不绝。”中央红色交通线宛如跳动不止的血脉,滋养着苏维埃共和国,滋养着红军革命的队伍。在长达三千里的交通线上,由于敌人封锁,交通员有村不能进,只能绕着走;白天不能走,只能晚上摸黑走。他们常常要翻越人迹罕至的茂林峻岭,为防止敌人发觉,还要注意消除走过的痕迹。苏区严重缺盐,交通员常常在执行护送人员及传递情报的任务时,还要把盐捆在身上,日晒雨淋,被汗水和雨水融化的盐粘在身上,异常难受。 但是,因为交通员有了坚定的信仰,通过中央红色交通线,党的中央机关安全转移到中央苏区,200多位中央重要人物和一大批苏区急需的物资被安全护送到中央苏区。因为有了信仰,交通员挡住敌人射来的子弹;因为有了信仰,交通员护卫交通线畅通无阻;因为有了信仰,交通员换来新中国的诞生。 “一分信仰,一生担当。”坚定信仰是共产党人一生的必修课,践行信仰是共产党人一辈子的实践课。无论什么时候,我们每一名共产党人都必须充分认清肩上沉甸甸的担子,绝不能忘记初心和使命,要坚守信仰矢志不渝,以烈士的精神和信仰滋养心灵,时刻拧紧信仰这个“总开关”,内化于心、外显于形,筑牢我们的精神支柱,确保我们的信仰不“死机”、不“沉寂”,时时激活、持久坚守。只有这样,传承红色基因,汲取信仰力量,追寻奋斗初心,才能有无比牢固的基础,才能挺起我们的时代脊梁,让英雄的不朽丰碑矗立心中,让烈士的信仰基因薪火相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