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守护“光明”的土楼人家:“长大后,我就成了你” □ 郑茜娴 叶永卿 “这是老所长江云振,旁边那个是第二任所长江小城,我们都是党员,也都是土楼供电人。虽然身处不同时代,但守护土楼光明是我们相同的责任。”7月7日,是福建土楼成功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15周年。在国网永定区供电公司湖坑供电所,30岁的江中梁与同事们翻开相册,提起回乡传承守护土楼“光明”,满脸的自豪。 ![]() 江中梁的家乡在闻名中外的世遗福建土楼永定景区所在地永定区湖坑镇。在他的印象中,从土楼里走出来的江云振、江小城等长辈们一直视守护土楼、让土楼乡亲用上“舒心电”为己任,从小耳濡目染下,他坚定传承之心,毕业后毅然考回家乡的供电公司,以行动传承书写“土楼光明守护人”的故事。 ![]() ![]() 第一代光明守护人:急难险重冲在前 为土楼申遗添保障 “阿公花了很大的心思带大家改造土楼内外的电力线路。他们那一辈供电人用坚实的臂膀扛起了助力申遗的历史重担。”说起爷爷辈的江云振,江中梁钦佩不已。 ![]() 江云振是国网永定区供电公司湖坑供电所的第一任所长。作为第一代土楼供电人,江云振充分发扬土楼汉子吃苦耐劳的精神,倾力建设改造湖坑电网,让系统、规模化的湖坑配电网“从无到有”。在土楼申遗的十年时间里,江云振倾注大量心血,带领员工攻坚克难对几十座土楼内外的木电杆、水泥电杆和凌乱的线路进行改造,对整个洪坑村电网线路进行缆化入地改造,还原土楼古朴样貌,为土楼成功申遗赢得了重要保障。 “我们是党员,要记住别人不会干的事我们要会干,别人不想干的事我们要带头干,别人会干能干的事我们要干得更好。”小时候,共住在一座楼里的江中梁,时常听到江云振这样对同为党员的江小城说。 江云振是这样说,也是这样做的。土楼电网线路缆化入地是个体力活,风吹日晒雨淋不说,沉重的电缆更是能把肩头磨出血泡,彼时,年逾半百、患有胃病和“三高”的老党员江云振坚持与年轻人一起挖沟爬杆拖电缆,体力透支不叫一声苦,胃痛不适没停一次手;阁楼是每座土楼的最高位置,也是最暗、最脏、最不好操作的地方,必须弓着身子匍匐作业,而近1米8个子的江云振顾不得自己的年纪和身体,每天带头钻阁楼躺楼板上布线,常常弄得污泥满面、浑身瘙痒……2006年6月,永定暴发特大洪灾,洪坑村一座土楼被泥石流包围淹至二层,他更是不顾个人生命安危,冒着随时有可能暴发山洪的危险,率领3名员工用接力门板的方式,一块传一块,一个牵一个越过暗涌的淤泥,挪到土楼边切断电源,防止土楼因电线短路被烧毁,当他们终于平安返回时,乡亲们抱住他们半天说不出话来。 这就是江云振,他见证了土楼电网从无到有的过程,亲历了抗洪抢险,参与了土楼申遗,圆满完成了难以计数的土楼保电重任,也获得过“中国好人榜·敬业奉献”好人、省电力公司劳动模范等荣誉称号……作为老一辈土楼人,他对土楼有着难以述说的情怀,“守护土楼”是他刻进骨血里的使命,而他敬业奉献、急难险重冲在前的精神也时刻激励着后辈们。 第二代光明守护人:“舍小家为大家” 让土楼电网从有到好 2014年,一直紧随江云振为土楼申遗奔走忙碌的江小城接棒成为湖坑供电所第二任所长,在他的身上,江中梁看到了江云振的影子,随着年龄的增长,他对一代一代供电人“舍小家为大家”、不计得失地为土楼百姓送光明也有了更深切的感受。 自2008年土楼成功申遗以来,前来“探秘”的中外游客络绎不绝,永定迎来了旅游经济发展的新纪元,世代以农耕为生的土楼百姓也迎来了致富转机,各类特产店、土楼农家乐、土楼民宿如雨后春笋般冒出。为进一步赋能土楼旅游经济发展,造福土楼百姓,国网永定区供电公司主动融入发展,继对土楼内外线路进行升级改造助力申遗之后,陆续对整个湖坑镇的电网线路进行改造,让土楼电网实现“从有到好”。那些年,提起江小城,街坊邻里就一个印象:工作忙,不着家,年夜饭都经常没回来吃! 担任所长以来,江小城要比以前忙上许多。2016年,湖坑镇南江村转变发展思路,主动融入永定全区旅游发展格局,准备大力改善村容村貌,依托特色土楼群和穿村而过的南溪实施夜景工程、水上公园、环村游步道等项目,推进乡村旅游业发展。为保障乡村振兴发展用电无忧,国网永定区供电公司紧抓新一轮农网改造工程,提前对南江村电网进行全面升级改造。那个时候,江小城几乎每天都是一大早就出门到南江村作业点协调现场事宜,带领大家立电杆、架电线,常常一干就是一整天,晚上安排好第二天的施工任务后,他又独自在灯下将施工细节逐项记录至深夜,周末时间,他同样毫无休息的概念,而是与施工队伍同进同出赶进度…… ![]() ![]() ![]() “‘乡村振兴,电力先行’不是挂在嘴边就可以,要实实在在做,我们越快改造好电网,南江就越好发展。”江小城说。在他和员工们的努力下,南江村的电网线路焕然一新,变压器容量增长了6.5倍,为夜景工程和土楼民宿、土楼农家乐发展等提供了有力的支撑。不只南江村,每一个农网改造项目,江小城都尽心尽力对待,他始终牢记党员使命,把江云振“要实实在在为家乡发展出一份力”的话语记在心里。担任所长期间,他牵头负责改造了湖坑镇90%以上的10千伏线路,新增了60多台变压器,配变容量增加了1.5万千伏安,相当于重建了一个全新的湖坑配电网。有了充足的电能支撑,土楼百姓逐步开启了电气化新生活,土楼旅游经济蓬勃发展也有了越来越可靠、智能、高效的供电保障。 第三代光明守护人:接棒送光明 让土楼用上清洁动能 随着年龄的增长,党员江中梁逐渐明白“守护土楼”的非凡意义。大学一毕业,他毅然放弃在繁华都市发展的机会,在各类就业考试里选择了与家乡相关的招聘考试。2016年,他成功考进国网永定区供电公司,也成为一名“土楼光明守护人”。 尽管从前就对供电人“无论刮风下雨,不管白天黑夜,只要有保电需求就得往前冲”的工作模式有一定的认知,但相较于“旁观”,亲身体验后,江中梁对其中的不易有了更深刻的感触。记得刚入职不久,有一回夜里,正在休息的他接到通知,担负着土楼供电任务的110千伏湖新变电站主变温度过高,需要大家连夜出发去现场处理。忙碌了一整天,好不容易可以休息了,突然又说要出发去现场,刚步入社会的江中梁难免不太适应,但想到楼里的长辈们,他还是战胜困意赶往现场,一忙就是一整夜……返程路上,疲惫的他不禁想到如江云振和江小城那般的土楼供电人,数十年如一日坚持为家乡发展添砖加瓦,从不喊苦喊累,钦佩之情更甚。 此后在运检部变电运检班的五年时间里,江中梁走了无数遍一、二代“土楼光明守护人”走过的路,白天黑夜连轴转、周末或节假日加班加点对他来说是常有的事。一路走来,他也更加坚定了扎根家乡、守护土楼光明的决心。 2021年,江中梁调进国网永定区供电公司发展建设部,开始参与家乡电网规划、建设等工作,着重以“双碳”为落脚点,突破传统,拓展更加绿色、清洁的新能源。从让土楼电网从无到有,助力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到让土楼电网从有到好,赋能土楼旅游经济发展;再到如今突破创新,致力打造新型电力系统,让土楼电网实现从传统转绿电,三代土楼光明守护人走的“路径”虽不同,但目标却一致:建强家乡电网,守护土楼百姓的光明。 2019年,江中梁的儿子出生。看着可爱的儿子,他不禁想到小时候的自己,未来如果儿子愿意,他希望自己的孩子将来也能回到家乡,把“守护土楼”这份责任延续下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