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加载中... 
图为古竹乡果农在分拣百香果,准备上市。 近日,永定区古竹乡苏家农场的百香果种植园内,金黄的“钦蜜9号”果实压弯藤架,直径超10公分的“果王”在阳光下泛着蜜色光泽。农场主苏清娣手持竹篮穿梭其间,指尖轻旋便摘下成熟果实,竹篮里的“黄金果”与欢声笑语交织,勾勒出一幅热火朝天的丰收图景。这场2024年福建省百香果果品比赛金奖得主的采摘开园仪式,拉开古竹乡新一年丰收季的序幕。 “以前这山头长满杂草,现在种百香果,一亩地能产5000斤以上的百香果,能挣上几万元。”苏清娣将刚摘下的果子放入篮中,脸上洋溢着笑容。她的感受,正是古竹乡书写乡村振兴答卷的缩影。 近年来,该乡立足富硒土壤与亚热带季风气候的天然优势,将百香果种植作为“强产业、促增收、助振兴”的核心抓手,通过“党支部+公司+合作社+农户”模式,整合土地资源,引导群众开垦荒山,打造规模化种植基地。2024年,全乡百香果种植面积达2500余亩,产量750万斤,产值突破5250万元,小小果实成为名副其实的“黄金果”。市场认可是最有力的“金字招牌”。 苏家农场场主苏清娣今年种植的50亩“钦蜜9号”,平均售价达每斤7元,仍供不应求。“我们的果子皮薄汁多、甜度高,去年拿了省赛金奖后,各地商贩早早就来订购。”她指着藤架上即将采摘的果实说道。不远处,龙岩市永定区古竹乡晟艺有机微生物生态场选送的“钦蜜9号”也在2024年摘得了福建省百香果果品比赛银奖,品质背书让古竹百香果在竞争中脱颖而出,线上线下销售火爆,更带动钢架搭建、农资供应、物流运输等产业链协同发展。 “一果兴百业”的效应在古竹乡愈发显著。每年的7至10月丰收季,各地商户纷至沓来,不仅让村民实现“家门口就业”,更间接推动餐饮、住宿业升温,形成多方互利共赢格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