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加载中... 2025年1月1日,区城综局园林服务所所长熊兆成正式赴坎市镇新罗村担任挂职书记。这位深耕园林技术20余年的专家型干部,以“挂职即任职”的担当,在省级乡村振兴试点村书写了“产业强村、生态富民”的生动篇章。


从“问题清单”到“民生答卷” 新罗村地处坎市镇西南部,平均海拔300米,福三线省道穿村而过,辖6个自然村、13个村民小组,常住人口625人。上任首月,熊兆成带着笔记本走遍329户村民,在老支书林太良家中记下“急难愁盼”:65岁的张阿婆为挑水要走十几分钟的小路,养鹅大户卢淦辉因证件办理受阻无法扩大生产,200亩抛荒地因缺水无法耕种。 “群众的事,等不得、慢不得。”熊兆成创新“党支部+村民理事会”监督模式,推动60万元自来水入户工程落地。如今,清澈的自来水从张阿婆家厨房水龙头流出,她双手捧起清水,眼中满是感激:“这辈子没想到能在家喝上放心水!现在做饭、洗衣都方便多了,日子越过越有盼头!”针对抛荒地难题,他协调科研院所引进耐旱作物,通过土地流转复耕180余亩撂荒地,配套建设10座新型烤烟房,实现“降本增效”。


从“技术专家”到“产业导师” 作为园林专家,熊兆成将专业优势转化为产业动能。在养鹅产业中,他帮助卢淦辉协调养殖许可证和环保审批,改良鹅舍通风系统使死亡率降低20%,年产值突破300万元,带动12户村民就业。“熊书记不仅帮我办了证,还手把手教我们科学配比饲料、控制养殖密度,现在鹅苗成活率高了,收入也翻了一番!”卢淦辉母亲指着墙上的“党员责任区”标牌说。 蝴蝶兰种植项目则是他“点绿成金”的又一力作。引进种植专业户后,通过福建农林大学技术支持,开发出活体观赏盆景等高附加值产品,年产值达100万元。光伏发电项目利用村部、小学楼顶建设的900㎡电站,年收入约8万元,成为村集体经济的重要支柱。


从“党建引领”到“共建共治” 熊兆成深知,乡村振兴离不开坚强的党组织。他严格落实“三会一课”制度,组织专题党课学习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发展2名党员、培育3名后备力量,规范党员发展流程,积极发展村致富能手作为生力军。打造的乡村振兴主题公园将党建文化融入百姓生活,设立5个党员责任区、10个党员示范岗,在产业发展、防汛救灾中发挥先锋作用。 通过“村企共建”联盟,他与属地企业合作开发文旅项目,带动村集体收入增长。村民议事会、道德评议会等群众组织发挥积极作用,推动文明乡风焕发新气象。如今的新罗村,森林覆盖率80%的生态本底与“省级文明村”“森林村庄”等荣誉交相辉映。 “下一步,我想打造‘科研-种植-加工-文旅’全产业链;开发蝴蝶兰组培体验、蓝莓采摘等文旅项目,计划3年内将党支部建设成为县级先进基层党组织,35岁以下年轻党员占比提升至25%。”熊兆成说,作为众多挂职干部中的一员,我将始终以奔跑之姿,踔厉奋发,笃行不怠,用行动响应时代召唤,勇敢投身于乡村振兴伟大实践中,努力实现人生价值,在笃定前行中干出业绩,书写不负时代、不负人民的新荣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