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定新闻网欢迎您!

张鼎丞的风范

2015-04-18 11:11:00 胡大新来源: 闽西日报  责任编辑:   

1981年12月16日,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久经考验的无产阶级革命家、闽西革命根据地的主要创建者与领导者之一、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副委员长张鼎丞与世长辞。他的亲属遵照他生前多次表示的心愿,先后两次写信给中共中央、全国人大常委会,建议丧事从简,不举行遗体告别仪式、不开追悼会、不留骨灰。此举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高度重视和赞扬。中共中央和全国人大常委会决定尊重张鼎丞的遗愿,采纳了他亲属的建议。

张鼎丞的丧事从简,是和他的崇高品质和精神风范完全一致的。

在半个多世纪的革命生涯中,张鼎丞对党对人民忠心耿耿,无私奉献,严于律己、宽以待人,清正廉洁。他的高风亮节,是留给后人宝贵的精神财富。

新中国成立以后,他仍然像战争年代那样,总是以普通老百姓的生活标准来要求自己,始终保持共产党人艰苦朴素的本色。他总是说,党和国家给自己的太多了。他还常常教育身边的工作人员和子女:“工作上追求高标准是高尚的,生活上追求高标准是庸俗的、低级的。”有一年冬天,他从家乡回京,把亲属和工作人员召集起来,感慨万千地说:“我们县农民的平均年收入只有28元,一年只分到食用油1斤左右。在我们国家,这样的贫困地方还有不少,想起来心痛啊!”

从新中国成立之初到他逝世,张鼎丞家里没有购置过什么像样的东西。20世纪60年代,他患高血压、心脏病等多种疾病。医生嘱咐要经常观察血压变化。按张鼎丞的情况,本来可以向公家领取一个血压计,但他却给组织上写报告,经批准从外贸部按原价自费购买了一个日本生产的血压计。按照医生的嘱咐,他必须常服西洋参等贵重药品,他坚持按财政部的规定,全部自费购买。在他晚年,几乎一半的工资都花在药费上。除了日常生活的开销以外,他还要资助在福建的大女儿、侄儿和家乡亲戚,寄钱给回到上海的保姆以及有困难的老部下。闽西经常有人去找他,他总是热情帮助,招待吃饭,买好回程车票,甚至给些路费。这样一来,他的工资就所剩不多了。他几乎没有一件好的衣服,唯一较好的是一件接待外宾时穿的藏青色呢大衣,平时根本舍不得穿。他穿的衬衣补了又补,警卫员实在不忍心,有一天私下征得他夫人的同意,把自己的旧衬衣和他的破衬衣调换,再把破衬衣送去上缴。张鼎丞发现后,批评了警卫员,让警卫员把破衬衣拿了回来。他办公用的桌子、椅子、沙发都是公家配的,几十年从未换过。沙发破得露出了棉花,他嘱咐家里人补补再用。他逝世后,因为邓小平、胡耀邦等许多中央领导和老同志要前来吊唁,家里人只好临时买新毛巾将破沙发遮盖一下。收音机、轮椅是他自己掏钱买的。瘫痪后,他还能讲话,秘书向他夫人提出是否买架录音机,以便抢救回忆史料,但买不起,到后来靠几个儿女凑钱才买回来,可是这时他已经不能说话了。

艰苦朴素是张鼎丞给家人立下的家规。他经常教育子女:“你们生长在高干家庭,没有理由可以比别人特殊。要说特殊,那就是在政治思想上的要求应当更严,在各方面都要起模范作用,如果躺在父亲的功劳簿上,肯定是没有出息的。只有靠自己勤奋学习和工作,才能成为国家的有用之才。”

他的儿女从小就穿着带补丁的内衣和家里自制的布鞋,到了春节,才让保姆上街扯上几尺新布做新衣服。三年困难时期,他的小女儿张路宁上初中,学校离家只有一站路程,可是不到星期天,他绝对不让她回家住,也不许在家吃饭。张路宁在学校食堂吃不饱,饿得实在不行,曾几次跑回家弄点东西吃。张鼎丞批评路宁:“在国家困难的时候,你应该和大家一样过艰苦生活。”并且告诫儿女们:“将来你们别想得到我一分钱的财产,你们能继承的只有我干了一辈子的革命事业!”

1964年,张鼎丞因病住院,在外地上学的女儿赶回北京看望他。他对女儿说:“我的病有大夫给我治疗,你不应该耽误学业,赶快回校去吧!”他的大女儿张延忠考上工科大学后,在学校入党,转正时,他给延忠写了一封长达22页的信,指出她的缺点,要她严格要求自己,做一个名副其实的共产党员。延忠大学毕业时,他特地给校长、系主任写信,还找她的党小组长谈话,说明“张延忠同志思想上还有许多非无产阶级的东西,严格地说,是不够一个共产党员的条件的”,要组织上好好帮助她。父亲的话使延忠终生难忘。她常常提醒自己:记住爸爸的话,做一个不仅组织上入了党,而且在思想上也够标准的共产党员。

1974年,张延忠和爱人王兴都在江西的一个农场工作。王兴的母亲李培之(王若飞夫人)被“四人帮”关进监狱多年,身体很差。她只有王兴这个独子。王兴打算申请调回北京。张鼎丞知道后,对王兴说:“当年我母亲和我在闽西革命根据地打游击,后来她被国民党抓进监狱,直到第二次国共合作时才被放出来,身染重病,可是形势发展很快,我们部队要马上集中北上抗日。我顾不得看她就奔赴抗日前线了。后来老人家去世了,我心里非常难过。但我相信她不会怪罪我。”张鼎丞用亲身经历开导王兴夫妇,希望他们不要回北京。当时他们对此很不理解,后来才慢慢地理解了:爸爸把党的利益看得高于一切,他是真正爱护我们的。

在张鼎丞的熏陶教育下,他的子女都能严格要求自己,从不以自己父亲的身份来炫耀自己,而是勤奋工作,默默奉献。他的大女儿张招娣,是他的前妻赖月华所生。赖月华为革命牺牲后,张招娣由革命群众抚养长大,解放后才回到他身边。他送她上了小学后,鼓励她到北大荒支边。后来她为照顾养母回到福建,在省机械科学研究院机关食堂当炊事员,一直干到退休,以致别人都不知道她是张鼎丞的女儿。他的儿子张泰山、张华山,大学毕业后一直在外地远洋运输公司工作,长年累月航行在浩瀚的大海上,难得回家团聚。张鼎丞逝世前两年,已经不能走路了,在家养病,却从不让儿女们请假陪伴他。他病重时,有个儿子从外地赶回来看望他。他清醒过来后,大为生气,叫儿子立即回去。他说:“你不是医生,有病医生会替我看,组织上会照顾我,你们去好好工作我就高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