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定新闻网欢迎您!

赖善兰:让文化熏陶助推新农村建设

2016-08-24 10:00:38 苏冠生来源: 永定新闻网  责任编辑:   

在金砂乡五坑村的沿河路,可以看见一块石碑,上面刻着爱因斯坦的《我的世界观》,内容如下:我们这些总有一死的人的命运是多么奇特呀!我们每个人在这个世界上都只作一个短暂的逗留;目的何在,却无所知,尽管有时自以为对此若有所感。但是,不必深思,只要从日常生活就可以明白:人是为别人而生存的——首先是为那样一些人,他们的喜悦和健康关系着我们自己的全部幸福;然后是为许多我们所不认识的人,他们的命运通过同情的纽带同我们密切结合在一起。我每天上百次地提醒自己:我的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都依靠别人的劳动,我必须尽力以同样的分量来报偿我所领受了的和至今还在领受的东西。我强烈地向往着简朴的生活,我认为阶级的区分是不合理的,它最后所凭借的是以暴力为根据。我也相信,简单淳朴的生活,无论在身体上还是在精神上,对每个人都是有益的。

有记者好奇:为什么这么偏僻的小山村刻了这样的石碑?于是,记者找到了村支党支部赖善兰书记问个究竟。他回答说,文章并不深奥,村民都看得懂。爱因斯坦在文章中说“人是为别人而生存的”,和毛主席倡导的“为人民服务”是同样的道理,村两委把“我的世界观”刻在石碑上,就是要求党员干部学习这种“为别人而生存”的精神,兢兢业业,带领广大村民奔小康。在五坑村,你可以看到到处是欣欣向荣的景象,你充分体会到村党支部赖善兰书记的“建设美好新五坑”的理念,就是他---一个普通的农村党支部书记,十余年来扎扎实实、呕心沥血带领全村男女老少建设美丽的新五坑。

在五坑村的沿河路,长着一排郁郁葱葱的香樟树,每棵胸径都超过30厘米以上。赖善兰书记自豪地说:“有谁能够想到十多年前,我用摩托车载回来一把拇指粗的香樟树苗,而今却长得这么大了。”真是前人栽树,后人乘凉啊。

在村部门口的左侧的玻璃窗里,贴着两篇醒目的文章。

第一篇是《苦难是真正的财富》:在一次丘吉尔组织的聚会上,众多风云人物在高谈阔论,其中也包括著名的汽车大亨约翰·艾顿。艾顿向大家回忆起他年轻时的经历——出生在一个偏远小山村,父母早逝,是姐姐帮人洗衣服、干家务,辛苦挣钱养活他的。姐姐出嫁后,姐夫将他扫地出门,他只好厚着脸皮到舅舅家,舅妈对他相当刻薄,规定每天只能吃一顿饭,还得收拾马厩、涮马、剪草坪……刚参加工作时,他无钱租房子,有两年多时间都是躲在郊外一处废旧的仓库里睡觉……

约翰·艾顿的回忆让现场所有的人肃然起敬。丘吉尔惊讶地问:“以前你怎么从来不讲这些?”艾顿回答:“正在受苦或正在摆脱苦难的人是没有权利诉苦的。”这位曾经在生活中失意、痛苦、挣扎了很久,通过不懈奋斗终于成为了成绩卓著的汽车商说:“年轻人的苦难变成财富是有条件的,这个条件就是——你最终战胜了苦难并远离苦难。只有在这时,苦难才是你值得自豪的人生财富,别人听着你的苦难时,才觉得你意志坚强,对你由衷敬重;如果你还在苦难之中或没有摆脱苦难的纠缠,你最好什么都不要说,你一说,在别人听来,无异子就是请求廉价的怜悯甚至乞讨。如果你还说你正在享受苦难并从中锻炼了品质,学会了坚韧……别人只会觉得你是在自欺欺人,瞎吹!”艾顿的一席话,使丘吉尔大为折服,当天晚上立即将他曾经奉为座右铭“热爱苦难

吧,苦难是财富”的人生信条修改为:“苦难和挫折,是财富还是屈辱?当你战胜了它们时,它们就是你的财富;可当它们战胜了你时,它们就是你的屈辱。”

第二篇文章是《施舍是一种公共义务》:犹太人是非常重视施舍的,犹太民族是十一个善于施舍的民族,他们并不把施舍当做一种“行善积德”,而认为这是在履行一种“公共义务”。地主们在收割时,常常留下一定量的庄稼让穷人来拿。在收获季节掉在地上的几捆小麦,或几堆玉米属于穷人,而长在地边上的庄稼也属于穷人。这样,农民们并没有把落穗亲手递给穷人,那些穷人只是拿了被认为属于他们的东西。

在五坑村,到处体现一种五坑文化。在这里,你还可以感受到廉政文化的熏陶,你还可以看到“夕阳红乐队”活跃在村头村尾、田间地头,他们用歌声尽情歌唱美好的生活,歌唱党和政府领导他们建设美好家园。

“团结、鼓劲、务实、奋进,”这就是五坑精神,是赖善兰书记多年精心经营的一种理念。这种理念不仅教育人们如何崇文重教,还教育人们如何做人、如何经营人生。

如今,五坑村在赖善兰书记的带领下,努力践行“两学一做”,弘扬苏区干部优良作风,倍加努力,建设秀美的新五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