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定新闻网欢迎您!

永定创新养老服务模式:公建民营 医养结合

2017-07-24 17:50:33 刘永良来源: 闽西日报  责任编辑:   

公建民营 医养结合

龙岩市永定创新养老服务模式

“人人会变老,家家有老人。”近年来,随着人口老龄化,永定区养老问题日益紧迫,目前有60岁以上老年人8.03万人,占总人口的16.1%。在老年人口中,有近60%以上的老年人患有各种慢性疾病,在生活起居、医疗保健方面需要关护的老年人较多。“为此,永定区积极探索‘公建民营、医养结合’的新路径,以满足老年人对‘即能享受托老,又能获得医疗保健’的这种医养结合服务的需求。”6月20日,永定区民政局负责人介绍说:“通过医养结合,让我们的老人有尊严地去生活,开心快乐地度过他们的晚年。”

创新运作模式

永定区民康康复医院是由永定区民政局、区残联和下洋镇政府招商引进民营资金创办的康复医院,项目占地面积10亩,建筑使用面积6000平方米,投入500多万元完成了医养大楼的新改扩建。

2016年5月,永定区民政局与永定民康康复医院协商后,整合民康医院的医疗卫生资源和下洋镇敬老院的养老资源,开展“公建民营、医养结合”合作,设立永定区民康医养结合服务中心,实行“医养互转”,成为永定区首家公建民营医养结合试点单位。建立起老年人康复训练室、文体娱乐室、老年人餐厅等硬件设施,并围绕老年人预防保健、医疗卫生、康复护理、生活照料、精神抚慰等需求,购进安全有效的康复辅具、日常照护、文化娱乐等老年人用品和服务产品,努力为老年人提供优质、便捷、高效的健康养老服务。目前,医养中心床位达到48张。服务的对象是残疾人、五保老人、革命五老人员等,开展内科、脑瘫儿童康复、老年病防治、精神病防治、医养等服务。

提升服务水平

公建民营改革后,以场地租赁的方式,由民康医院派出养老专业服务人员和管理人员,让入住老人不出养老中心就能享受到专业的照料、护理、保健、康复等服务。民康医院每天派医护人员进行查房,敬老院和医院结合在一起,入住老人平时的生活由敬老院的护理员负责,日常慢性病的检查治理每天由老年病科医生管理,每天吃什么药、做什么保养、什么时候全面检查,都有医生制定医疗措施。

今年78岁的林大妈告诉笔者:“在医养中心开心得很,各项服务很到位,我在这里住得很舒适。”医养结合后,不仅使敬老院的管理更加规范、服务更加到位,并且充分利用了医疗资源,使老人的健康特别是失能、半失能老人的照料更有了保障。

同时,公建民营改革后,也减轻了政府的负担。原来,下洋镇政府每年最少要投入3万余元用于敬老院的水电和维修等经费。现在,每年还可收到一笔租金。此外,敬老院的入住院民从原来的15人增加到41人,其中瘫痪在床需要24小时护理的7人,入住率从改革前的31.3%提高到87.5%,既提高了入住率,又满足了老人的医护需求

逐步推广拓展

为积极配置医养结合工作硬件设施,永定区计划对扩建的下洋敬老院养护楼进行装修,增加床位,接收更多的老人入住养老中心。同时,拟征用50亩土地,兴建一栋6000平方米的集康复训练、理疗、办公为一体的综合大楼。

今后,对康复收费、护工费、治疗费、托养费等进行优惠,让老人“养得起”。采取“请进来,派出去”的办法,加强养老服务人员的培养力度。积极实践生活、保健、休闲、娱乐的个性化服务模式,凡入住的托养人员,负责托养养老服务员、主管医生、护士、护工在一周内共同从生活、保健、休闲、娱乐等四个方面分别为其制定个性化的服务内容,推动医养事业的发展。

今年5月,永定区第2家公建民营医养结合试点单位——抚市镇溪联村的“福泰颐养苑”投入使用,拥有30多间房60多张床位,里面有带空调、彩电的活动中心等,居住环境舒适,还有康复诊疗等各项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