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定新闻网欢迎您!

龙安寨遗址考古目击

2018-09-28 10:15:47 黄丰林来源: 新永定  责任编辑:   

(图片与文字无关)
龙安寨遗址考古目击
□黄丰林

“福建土楼”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后,福建博物院、永定县文物局组成考古队(领队:楼建龙,队员:陈子文、黄丰林、简春胜、陈建云、蓝东阳)在《土楼建筑源流与演变的考古学研究》课题支持下,对永定境内的上杭场旧址(湖雷下寨、高陂北山)、纳入“世界遗产”的土楼、古竹大德村(大旧德楼、贞固楼等明代土楼)、城郊龙安寨遗址等进行专题考古调查。

2009年6月17日至7月6日,考古队对龙安寨遗址进行为期20天的考古调查和试掘,结果证明:早在北宋晚期,永定县即已存在用生土技术建造寨堡合一的大型防御性建筑。

一、遗址概况

龙安寨位于永定县城郊乡古二村,东北距永定城区6千米。遗址位于村旁孤立的山岗——寨仔顶上,相对高度约100米,遗址四面陡峭、地势险要,北临永定河,南邻广东大埔入闽古道,是控扼水陆两路的交通要冲。

此次考古调查首先通过使用全站仪,对占地达3000多平方米的寨址进行了全面的测绘。为尽可能全面了解古寨址的地层堆积情况,又在寨址中部布26×2平方米探沟一条,揭露出两期相互叠压的寨址遗迹,出土了一批陶、瓷器等生活用品。

二、地层堆积情况

根据探沟地层,可分为十层,分属早、晚两期,其中第二期寨址为晚期地层下遗迹,第一期寨址为早期地层下遗迹。

第①层:表土层。

第②A层:第二期寨址废弃期堆积,含大量黄色墙土,出土明末清初陶、瓷片。

第②B层:第二期寨址废弃期堆积,灰黑色,含大量灰烬和碳粒,出土明末清初陶、瓷片。

第③层:第二期寨址使用期堆积,浅灰褐土,出土明末清初陶、瓷片。

第④层:第二期寨址始建台基垫土,黄褐色,出土明末清初陶、瓷片。

第⑤层:第一期寨址废弃期堆积,灰褐色,出土北宋晚期至南宋早期陶、瓷片。

第⑥层:第一期寨址废弃期堆积,灰黑色,含大量灰烬和木炭,出土北宋晚期至南宋早期陶、瓷片。

第⑦层:第一期寨址使用期堆积,浅黄褐色,出土北宋晚期至南宋早期陶、瓷片。

第⑧期:第一期寨址始建期堆积,灰红色,夹杂少量灰土,未见遗物。

第⑨层:黄绿色淤泥,自然冲积,含零星炭粒,无文化遗物。

第⑩层:红色淤泥,自然冲积,无文化遗物。

第⑩层下,为山体基岩。

三、发现遗迹情况

1.第一期寨址遗迹

第一期夯土墙遗迹位于探沟北部,墙体直接夯筑于陡坡顶部的基岩之上。由于第二期寨址大量筑墙用土,对早期遗迹造成严重破坏,现揭露第一期夯土墙揭露东西长1、残宽1.24~1.41米、残高0.76米,其中东西两端继续向探方外延伸,并与第二期寨址北墙相平行。夯土为就地取材,用较纯净的红色山土进行夯筑,夯土中夹杂着较多山体风化碎屑。

2.第二期寨址遗迹

第二期揭露的遗迹有房址、道路、寨墙和护坡等。

1.房址

F1位于探沟南部。平面呈长方形,南北长4.4米,揭露东西宽1.72米,据探沟外出露地表残墙遗迹量得F1东西宽为2.48米,门道设于北墙偏西处,整个门道开凿于基岩之上,未见门槛、门臼遗迹,门道东西宽0.5~0.8米,南北进深1.4米,门外路面至室内居面高差为0.36米。F1以寨墙为南墙,墙宽0.4米,残高1.44米,石砌墙基高于室内居面0.34米。西墙宽0.36米,残高1.32米,石砌墙高于居面0.8米,局部利用基岩为基。

F1室内堆积可分为两层,第①层主要是墙体倒塌堆积;第②层为废弃时短期内形成的倒塌堆积,含大量烧土灰烬。石砌墙基及墙体下部普通留有紫红色烧烤痕迹。因此,推测第二期寨址可能毁于大火。

F2位于探沟中部。从探方外现存地面遗迹看,F2是一处沿寨址中部高台北侧分布的长廊式的建筑单元,呈东西走向,探沟中揭露的是它中部的一段,从平面看,F2沿高台一侧很不规则,北侧则与多个房间相邻,比较平直。揭露东西长2米,南北宽3.3~4.16米。F2南墙主要以基岩为天然墙体,夯土墙体已无存,基岩现存高0.86~1.76米,基岩顶部宽0.8~1米。F2北墙即F3南墙,仅存石砌墙基,揭露东西长2、墙基宽0.3、残高0.13~0.2米。与F3互通的门道设于墙东侧。门道东部延伸于探方之外,从F3东墙延伸线上量得此门道宽约0.76米,未见门槛、门臼遗迹。

F2地面较为干净,遗物零星,局部可观察到砂质路土遗迹,推测是一处可联通多个建筑单元的长廊式空间。

F3位于探沟北部,平面呈长方形,南北长5米,东西揭露宽为1.58~2.02米。门道设于房间的东南侧,门道与南墙均与F2互通共有,已如前述。东墙与北墙均余石砌墙基。东墙石基宽0.3米,揭露南北长3.5米,残高0.2~0.36米。F3以寨墙为北墙,仅存石砌残基,宽度不详,残高0.34米。从此处地层解剖的情况看,第二期寨址围墙的做法是用石块两面砌筑基座,北寨墙基座底宽1.04米,基座顶面现存宽0.56米,残高1.06米。F3西部经地层解剖,了解到F3垫土台基厚0.12~0.41米,是用较纯净的黄色山土填垫,含大量碎石与岩屑。F3室内堆积与F1相似,东、北墙基均见紫红色烧烤痕迹。

2.道路

L1为寨址中主干道中部的一段,东西揭露长2、南北宽0.56~0.8米。L1凿于基岩之上,路面低于两侧岩面0.1~0.4米,东西贯通全寨,是寨内通往各个功能区的唯一的主干道,两侧分列的房间,使它形成土墙相夹的“通廊”或“巷道”。

3.寨墙与护坡

龙安寨围墙,其基座都是用山石两面对砌而成的,基座下大上小、两壁等高,高度均超过1米,外壁露于寨外,形成护坡,内壁则深埋于台基内,基座在房间内往往高出居面以防潮。寨墙夯筑于作为护坡的基座之上而略小于基座顶面的宽度,寨墙厚度往往比寨内房间的隔墙宽大。在所揭露的三个房子的地面上均未发现有柱洞、础石之类用以立柱的遗迹遗物,因此寨内夯土墙应同时兼具开间与承重的功能。

四、出土遗物情况

1.早期地层出土遗物

早期出土遗物共33件,主要出土于第⑤~⑦层。器形有罐、碗、炉、碟、杯等。其中以碗类居多,次为罐类。碗类有敞口、敝口、敛口、与花口等形式。釉色多见青黄釉、青白釉,青灰釉较少。刻划纹饰见于碗类内外腹壁,内腹饰花草云气与蓖点纹,外腹刻划莲瓣纹。花口碟内壁见出筋装饰。此外,寨址地面采集1件青白釉划花碗残片,亦属第一期遗物。

2.晚期地层出土遗物

第二期出土陶、瓷器共189片,以青花瓷片占绝大多数,器形有碗、盘、罐、杯、碟、调羹等;次为青黄釉、青釉、酱釉等各类罐、瓮、缸、雷缽等,此外还有青黄釉、青灰釉涩圈碗、青灰釉灯盏和青绿釉器盖等。青花纹饰较丰富,碗类的有“秋江待渡”图、白菜纹、草龙纹、草叶树石纹等,内底题铭的有“品”、“器”等;盘类的有凤鸟纹、排点纹、勾连回纹等,碟类的有八卦纹等。

五、两点共识

此次调查和试掘,得知龙安寨遗址现存地面建筑残迹均为第二期寨址遗迹。寨中分布有前、中、后三处制高点,以主干道(通廊)贯通,道路两侧分布有数十个房间,在寨址的中心部位,设有供奉寨神用的路心亭遗迹。寨址东西两端并设有高、低两道防御设施。此外,还发现寨址西门遗迹及寨内排水设施等。

1.遗址年代

龙安寨遗址出土早、晚两期瓷片标本经专家鉴定认为:第一期地层出土的瓷片时代为北宋晚期至南宋早期,多数标本可能是漳平永福窑产品;第二期地层出土的瓷片具有明显的明末清初时期风格,多数产品产自漳州窑以及闽西南一带窑口。龙安寨自然村之名始见于当地郑氏族谱,据族谱记载,该村于南宋晚期已有龙安寨之名。位于村旁山顶之上的龙安寨遗址其始建年代为北宋晚期至南宋早期,明显早于山下的村落,可以推断,该村落是因古寨而得名的,这也与此次考古发现的情况相吻合的。

2.遗址性质

考古发现的两期寨墙走向完全一致,但第二期在第一期的基础上扩大了建寨的规模。

第二期寨墙直接承袭第一期寨墙的生土夯筑技术,不同的是:从直接夯筑于基岩之上,演变为夯筑于石砌基础之上。

第一期夯土墙从残存的现状看,宽度超过1米,体量更大,更能担起建筑的承重作用。

宋代寨址的生土夯筑技术和围合形式,都是明清时期土楼最主要的建筑特征,因此,土楼建筑很可能是直接脱胎于宋代的寨堡建筑而演变发展起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