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定新闻网欢迎您!

状元塔里登云馆

2018-09-28 10:23:30 王贵垣 林泉镇 林玉营来源: 新永定  责任编辑:   

状元塔里登云馆
□ 王贵垣 林泉镇 林玉营

每年寒暑假、春节至高考前夕,有许多考生、家长纷纷前往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西陂天后宫朝拜,这是为何?

原来,西陂天后宫原是中国目前唯一仅存的状元塔!始建于明嘉靖廿一年(1542),乃西陂林氏七世祖林贲山养子林大钦,以状元名义奏请嘉靖皇帝同意,由西陂林氏奉旨合族而建。早期称印星台,即“印证文曲星下凡”之意。主塔和前殿完成于清康熙元年(1662),康熙二十三年(1684)改称天后宫,全部建筑完成于清乾隆二十五年(1760),故有“西陂天后宫,七代人马建成功”民谚。

七层宝塔的第一、二层供奉妈祖、关帝,第三、四、五层都是供奉保佑莘莘学子读书聪明的神仙,分别为魁斗星、文昌帝君、造字始祖仓颉。中国状元文化,在此历历可数也。大家慕名来此,沾一沾状元才气,沐浴诸神灵气,祈祷家中学子金榜题名,其心赤诚,其虔可鉴也!

从一层妈祖殿走廊侧门绕到背后,就是登云馆,是明清科举时期林氏宗族的学堂。“登云”二字,寓意“平步青云、前程锦绣”,与状元文化息息相关。

登云馆不大,一个入门厅,可摆些许桌椅;一座小亭子,两旁美人靠;两边木护廊,亦可摆桌椅;一个小祖堂,悬挂孔子像,如此而已。宿舍有三十四间,师生用不了那么多,多余部分可作外地宗亲回乡参与宗族活动、祭拜天后娘娘和林氏大宗祠时的住宿场所。

亭子与护廊之间的天井种有两棵数百年珍贵名树——丹桂和翠柏,分别取“蟾宫折桂”和纪晓岚在汀州试院古柏树神前题联“参天黛色常如此,点首朱衣或是君”一个意思。

登云馆的大门,也就是天后宫的后大门,楹联是“出户须知由大道,入门还想上层楼”,横额“登云馆”。上联告诉我们,人生要走正道,走阳光大道,不要去走歪门邪道,点明为人处世走孔孟之道;下联“入门”,既实指状元塔层层都有好风景,亦喻指人们学业或事业有了一定基础之后,不要沾沾自喜、裹足不前,还须更上一层楼的道理。

孔子画像两旁楹联是“设庠序杏坛,名蜚百代;供桑梓教垂,功在千秋”,横披“万世宗师”。庠序是古代的地方学校,后泛称学校。杏坛,相传为孔子聚徒授业讲学处,“除地为坛,环植以杏”,故曰杏坛,后泛指授徒讲学之所。桑梓,古代常在家屋旁栽种桑树和梓树,又说家乡的桑树和梓树是父母种的,要对它表示敬意,后人用“桑梓”比喻故乡。这联点明了天后宫既是妈祖庙,又是状元塔、文塔,在这后殿供奉的是康熙皇帝赐封的万世师表——孔子。师者常言:“孔子杏坛执教,有弟子三千,贤者七十二人也。”登云馆里供奉着他,就是客家人所普遍倡导的尊师重教,这都是千秋百代之盛事。现在孔子思想已播迁到了海外,全球普遍设立孔子学院,这不单单是“名蜚百代”,还真应了那句古话——名声在“外”了呢。

登云馆东侧有门,可以观看溪水和隔河东边的上洋山,其门联是“观澜知有术,破浪快乘风”,横额“遥望东山”。既实指,又暗合孔子聚徒讲学于东山之上,有“文章礼乐教衍东山”之意,鼓励后人向前人学习,早日成才。联句颇有西陂活泼堂横额“文澜活泼”和古诗“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之畅快。

西陂林氏,乃是有着六千多人口的大村大姓,其外迁繁衍林氏裔孙达一二十万之多。人口发展繁盛时,又在培荆堂、慎德堂、最高书斋、马鞍书斋等地设立了各房各支的私塾,有效缓解了登云馆的就学压力。在科举时代,有不少名师执教于此,西陂林姓出了许多举人、贡生,庠生、监生不胜枚举,官衔品级亦多,最高者乃正四品中宪大夫林大基,他分别在林氏大宗祠和西陂天后宫的前面各立了一对石狮子。新式教育兴起后,登云馆在各个历史阶段曾分别改名为西陂文伦小学、太平区苏维埃高级劳动学校、西陂虎豹小学(曾接受过胡文虎胡文豹兄弟的捐助)、西陂国民小学、西陂小学、西陂一小,其招生范围曾辐射到虎岗、抚市等地,培养出众多优秀人才。

如今西陂一小教学点仍然耸立在状元塔右边,永定河畔。三年级以上已合并到西陂二小。虽然如今登云馆已结束其教学使命,成为文物景点,供人参观揽胜,但其崇文重教的影响永恒人间,给人无限遐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