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定新闻网欢迎您!

电视机的变迁

2019-01-04 21:58:13 苏冠生来源:   责任编辑:   

记得1983年,我在永定一中读初一时,文化馆的播映厅里有一台电视机,那时候正好播出日本的电视连续剧《血疑》,主演三浦友和、山口百惠夫妇让我们崇拜得不得了,他们是那个年代少男少女们心中的偶像。

1984年,金庸大师的《射雕英雄传》开始热播,风靡一时。每当听到那激昂的电视剧主题曲响起时,我们早已心猿意马,心都飞出去了。有的同学忍不住偷偷溜出去,跑到文化馆去观看,不少同学因此挨了班主任的责骂,还影响了学习成绩。周末时,三三两两的同学还不顾危险,翻爬县政府的铁栅栏,趴在传达室的窗口看电视,周一回到教室上课时,许多同学还津津乐道地炫耀憨厚老实、武功高强的靖哥哥,还有那娇小玲珑、美丽聪明的黄蓉姑娘,有的同学还学着剧中的武林高手,上蹿下跳,互相比划着,打闹得不亦乐乎。

1985年,爷爷在我们那个小山村第一个买了一架14吋的熊猫牌黑白电视机。从那时候起,每逢寒暑假,我和大侄子阿志,用一根长竹竿,一人一头,抬着装着电视机的纸箱子,从距离我们村子一公里外爷爷的店里,把电视机搬回家。放假的那段时间,大楼里的亲房叔伯们,都拿着自家的小矮櫈,围坐在电视机前面,一起在我家的门坪开开心心地看“露天电视”。那时候,需要室外天线接收电视信号,在我们偏远的农村,信号非常弱,有时候屏幕上面布满了闪耀刺眼的雪花,尽管如此,大家还是看得津津有味,直到深夜才意犹未尽地四散离去。等假期结束了,我和阿志两个人又把那台黑白电视机抬回爷爷的店里,如此反复了好几年,直到80年代末期,楼里的好几个堂叔都买了黑白电视机,我和阿志再也不用去把爷爷的那台小电视机抬回来了。

1992年,我参加工作的第二年,省吃俭用积攒了一些钱,帮衬着父母买了一台17吋的“福日”牌彩电,从那时候起,家里总算有了彩色电视机。这台“福日”彩电陪伴着父母度过了无数个日日夜夜,是父母精神上的最好支柱,是他们的良师益友。

1995年,我和妻子订婚时,买了一台21吋“夏普”彩色电视机,那时候算是比较贵重和奢侈的物件了,而且陪着妻子打发许多无聊空闲的时光,她十分珍爱,更是显得非常的珍贵。由于工作不停变动,这台彩电也随着我们搬迁了好几个地方,最终还是搬回县城的家中。

2003年,经不住妻子的劝说,我们又买了一台29吋的TCL彩电。这台彩电成了儿子的最爱,《葫芦兄弟》《大头儿子小头爸爸》《奥特曼》等一部部经典儿童动漫,陪伴着他度过了幸福的童年时光。

2010年,搬到新居后的第三年,我们再买了一台50吋的索尼液晶电视机。随着现代科技的突飞猛进,电视技术也越来越先进,增添了不少功能,但是,对于我来说,再多的功能也是多余的,根本用不着。因为工作忙,比较劳累,没有太多空余时间去看长篇累牍的连续剧。其实,我最爱看的电视节目无非就是“新闻联播”,还有“动物世界”,或者偶尔看电影频道中比较好看的电影,尤其是老电影。

如今,过于发达的网络让人瞠目结舌。移动、电信、广电网络,重重复复,简直令你眼花缭乱,无所适从。今年上半年,我家安装了广电网络,的确让我大开眼界,《战狼》《红海行动》,以及把《复仇者联盟》《碟中谍》《速度与激情》等系列巨片看了个够,大饱眼福。

在我们童年时代,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极度匮乏,电视机曾经是那么的重要,遥不可及,不可或缺。但是,近些年来,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彻底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习惯。现在,人们已经逐渐淡忘了看电视,看手机刷微信比比皆是。大部分家庭,电视机已经不经意地被手机这个小小的“掌中宝”替代了,成了“低头族”。

曾几何时,我手里握着发烫的手机,却心里无比怀念那台我和阿志抬来抬去的熊猫牌黑白电视机,还有那脑海深处抹不去的经典电视剧,留下满满的回忆。

发表于2018年第12期《闽西通讯》“龙津泛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