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定新闻网欢迎您!

永定:中央红色交通线旧址不再沉寂

2019-11-04 08:31:54 来源: 闽西日报  责任编辑:   

□  苏冠生

10月28日,中央红色交通线暨金砂红色小镇项目开工建设,同时永定还召开了“中央红色交通线研讨会”。当日,来自中央、省、市相关专家和革命先辈后代等50余名代表参加了研讨会,就中央红色交通线的发展脉络、精神内涵、历史地位和作用、新时期现实启示、红色品牌培育进行了深入研讨。

红得耀眼,无可替代

10月16日,龙岩市永定区、长汀县,广东省汕头市金平区中央红色交通线旧址被国务院核定并公布为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闽西交通大站先后设在虎岗镇虎西村“晏田公祠”和金砂乡上金村古木督“永昌楼”。入闽第一站“伯公凹”,位于城郊镇桃坑村,伯公凹交通员们用鲜血和生命演绎了“一盏灯”“三块银元”“七位烈士”的红色革命故事,不足30人的小村庄就有13人为革命献出了宝贵的生命,惊天地泣鬼神。闽西交通中站“孟良公祠”,位于合溪乡溪南村,是闽西唯一的交通中站,也是周恩来旧居之一。

在这条秘密交通线上,涌现出了“中央四大交通员”之一的熊志华、伯公凹邹家“七烈士”、“双枪英雄”赖德胜等一批可歌可泣的永定英雄儿女。永定籍开国将军阙中一的儿子阙勇回乡参加研讨会时激动地说:“中央红色交通线是个国宝,在革命战争年代起了关键性的作用,当年,交通员抛头颅洒热血,为中国革命作出了卓越贡献和巨大牺牲,是永定的骄傲与光荣。”

唱响红歌,塑造品牌

近年来,永定区变红色文化资源为红色文化产业,而且项目化、品牌化,激活“红色基因”、塑造“红色品牌”、弘扬“红色精神”。

去年以来,永定区积极探索新路径,整合“党校干部培训+中央红色交通线研学游”,打造现场教育课程及教育点。省法院执行局局长许寿辉在伯公凹红色交通站参观时,深受感染,发表了《永定伯公凹:一次涤荡心灵的红色追寻》,赞誉伯公凹的那盏灯是“生命之灯、信仰之灯”。

永定区唱响“红歌”,推出一系列红色交通线的精品。在拍摄微电影《血脉》的基础上,倾力打造话剧《信仰》、闽西汉剧现代戏《伯公灯》,还有一批书籍、专题片等。目前,话剧《信仰》已经常态化演出,让广大干部群众接受红色精神洗礼。

今年,永定区举办系列陈列展览,再现中央红色交通线那段光辉历程,同时,策划了客家讲古会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永定红色故事微视频展播活动,还组织了以讲述14位永定籍开国将军故事为主要内容的“礼赞新中国,奋进新时代”我和我的祖国红色故事巡回宣讲。此外,还组织系列知名作家、文化人士重走红色交通线的文学采风活动,创作了一批高质量的文学作品,进一步提升了永定的红色文化、革命精神的知名度、美誉度。

传承保护,声名远扬

“革命老区的变化很大,家乡的父老乡亲幸福感日益增强,我们要教育后代倍加珍惜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把永定的光荣传统、红色基因一代一代传承下去。”张宜步将军的儿子张培舟参加研讨会后万分感慨地说。

今年,永定区以“规划一个重点项目”为抓手,大力实施红色交通线保护传承弘扬。中央红色交通线纪念馆是中央红色交通线及金砂红色小镇的重点项目,该项目已于4月19日启动。

“感动我的不只是伯公凹的传奇故事,更是红色基因的代代相传。”在许寿辉看来,从伯公凹交通站烈士后代邹广敦的身上,感受到红色血脉传承。邹广敦信心满满地说:“通过‘红色文化搭台’,使优美的绿色景观、良好的生态环境和人文景观,成为红色旅游景区新的卖点。”

如今,在永定区委、区政府的悉心打造下,多年默默无闻的中央红色交通线永定区旧址不再沉寂,将更加引人注目,声名远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