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加载中... □王永昌 “文变染乎世情,兴废系乎时序。” 一部优秀文艺作品的诞生,一定是时代和社会变革的产物,反过来也一定是时代风貌的真实写照,进而引领一个时代的风气。作为客家文化的象征,客家土楼已经成为全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也一定会有史诗般的文艺作品横空出世。《土楼神韵》就是这样一部作品,以至于上演十年了,今天我们还在回味她的辉煌。 客家人的顽强和不驯,不仅体现在他的生存能力上,在艺术领域的创造力也让人刮目相看。按理说,像《土楼神韵》这样一部史诗般再现客家先民南迁并在东南一隅扎根蕃衍的艰辛历程的艺术作品,一定会延请一位艺术大咖或专业团队来演绎,但是偏不。就是平凡如沈庆城、赖永生他们以及那些满口地瓜腔的草根演员,竟然把这部戏折腾到国家大剧院这样的艺术殿堂去上演,还引起轰动,大获成功。其后,又在福州、厦门、杭州、深圳、香港、台湾各地巡演,引起了海内外媒体的高度关注和社会各界的普遍赞誉,这件事情的本身就值得我们为之称道。 《土楼神韵》最难能可贵的是她集文学、音乐、舞蹈、戏曲、建筑、民俗、服饰等各门类艺术之大成,以点线面结合的方式,高度浓缩和艺术地再现了筚路蓝缕的客家迁移的历史,以客家土楼这一特有的文化符号精准地诠释了客家文化与客家精神。如果没有对客家文化的深入浸染,和对这片土地深沉的挚爱,是不可能造就这样一部巨作的,这种艺术的创造力恰恰也是整部歌舞剧独特的魅力之所在。 文艺创作呼唤精品,精品之所以“精”,就在于其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用这个标准去衡量《土楼神韵》,让我至今还沉浸在艺术家为我们营造的美轮美奂的艺术氛围之中,那种对心灵的温润,对思想的启迪,陶冶至今,挥之不去。 2020年元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