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定新闻网欢迎您!

孩童时家里种烟的经历

2020-04-05 19:15:15 来源:   责任编辑:   

 □巫桂琴

我的妈妈是个勤劳要强的女人,为了增加收入,自家的田地一年四季能耕种作物的时候就绝不会荒废。大约在我小学五六年级的时候,家里种过两年烟,因为家里劳动力不足,作为一个女娃娃,从烟叶移栽到烘烤,我都力所能及参与其中。

大约春节前,烟田基本已经分垄好,待春节后再移栽。当时没有分垄机,耕田和分垄都是纯人工劳力,爸爸因为腰椎间盘突出压迫神经,几乎干不了重活,田里重活轻活都是妈妈担着。她一手拿着竹鞭一手握着犁,追赶着牛将田翻回来。牛力气很大,有时并不配合,妈妈瘦弱,有时紧握着犁被牛拽着走,犁的重心不稳,她的重心也不稳。长大以后回想这个画面,觉得心酸,我伟大的妈妈太不容易了。

农村人养牛基本用来干农活,过了农忙时节,牛一天吃两顿,上午主人牵出去吃草,傍晚再喂一顿干稻草。牛栏里长年累月的牛粪和干稻草经过发酵便成了极好的农家肥。过完春节,开始移栽烟苗,那会我一般还在寒假,我的任务是往妈妈打好的穴里放农家肥和一些化肥,农家肥要从牛栏里一担一担挑到田里,其工作量是相当大的,且不说每块田和牛栏间的距离长短,担到田里用手一把一把将牛粪放到洞穴里,那个气味也是挺“销魂”的。农村的小孩没那么娇气,抓着抓着就不臭了,在担肥的半路中偷懒玩耍现在想来也觉得很有趣。烟苗移栽后,在春雨还没来临之前,还要到田里浇定根水。那时候每天都被妈妈拖着一起去田里,我老是抱怨为什么不能和其他小朋友一样玩耍,担着小水桶望着大片望不到边需要浇水的烟田,很是惆怅,我的童年确实大部分时间是在田里度过的。

相对于其中作物烟叶种植过程中喷洒农药较少,但是我去抓过烟虫,那种像成年蚕一样大小的黑色虫子,抓一只捏一只,眼睛都不带眨一下。烟柱慢慢长大了,打顶,摘芯,没几个月就能烘烤了。烤房没有每家每户都有,见过村里的伯伯光着膀子,一下一下夯土建烤房样子,汗流浃背,夕阳照在他黝黑的身上都会反光。烤烟需要煤、柴和专人看火,每次烤烟的时候都是几户人家搭伙一起进烤。为了不耽误别人时间,六十多岁的奶奶四五点钟就是田里摘烟叶了,并嘱咐我早点起床,在上学前也去田里帮忙。早晨的田里空气特别清新,露水打湿了衣裳,还可以听到虫鸣蛙叫。以前烟叶的采摘很随意,没讲究什么技巧,从底往上摘,一颗摘几片较黄的,放在用编织袋自制的兜里,以防烟叶拗断。那时的我,来回走了几趟就不去了,一是担心上学迟到,二是怕被同学看到。中午放学回家,妈妈他们已经开始编烟叶了,就是用绳子把烟叶编在一根棍子上,然后送进烤房里,我能编的特别好。

烟叶进入烤房后,烤房的主人负责掌管火候和烘烤事宜。烟出烤后,由于特别酥脆,我们小心翼翼把烤好的烟叶放回屋里。静置几天,待烟叶回潮后,便开始解绳子挑选烟叶。这是我最爱的一个环节,因为一般只有雨天不能外出干活的时候大人才挑烟叶,我喜欢那个时候轻松愉快的氛围。

现在烟叶种植已经机械化专业化,专业的起垄机、培土机、水肥一体机,专业的密集式烤房,专职的烟技员和职业烟农,烟叶的质量日益提升,烟农的收入日益盈满。这是科技和时代进步的成果,每个时代都有特定的烙印和记忆,恒古不变的是耕作人勤劳朴质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