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定新闻网欢迎您!

堂堡,始终以儒雅的姿态

2020-12-07 21:43:31 来源: 永定新闻网  责任编辑:   

<span style=""font-family:" microsoft="" font-size:="" color:="">退而不休守护河湖碧水绿岸</span>

□宋客

堂堡是那么安详,背靠苍茫的茫荡洋,双手扶着包浆的太师椅把手,静静地观望变幻的风云,有一种威不可侵的儒雅气度。

堂堡是那么有忍耐力,忽儿平地惊雷,世道哄哄,总是淡定从容,不争不慕,只埋头做好自己的事。

自古以来,堂堡就远离市井喧嚣,给人寂寞的映像。终于有一天,人们却突然发现堂堡竟是那么仙风道骨,风度翩翩,给大地留下一连串惊叹。

走进堂堡,抬头,一望无际的茫荡洋横在蔚蓝的天空,高大的树木、丰富的植被涵养涓涓溪流。一条条溪流从波峰浪谷间泻出,就像古人特意梳妆的发绺,一个劲地向平缓的丘陵地块奔袭。就在水草丰茂的溪涧旁,微风鼓荡,水声哗哗,伴着农人日出日落、四季更替。

寂寞是因为人居的分散,平日里少了村落之间的交流;也因为远离权力中心而不被眷顾,甚至遗忘。从而稳定情绪,安心下来,抓住另一种“不争乃争”的发展机遇。

一个个以姓氏作为标注的村落——赖屋、廖屋、沈屋、刘屋,既是以姓氏为单元分散定居、乐知天命的标识,也是各个姓氏间和谐共处、展拓家园的见证。

在这样看似居住分散,却又精神勾连的村落,往往是最为安全的避风所在,特别是兵连祸结、社会不宁的大环境中。

何以叫“堂堡”?民间传说,历史上有一户沈姓人家聚居在一口水塘后面肇基落脚,得名塘背,“塘背塘背”,客家话乍听起来像是“塘堡塘堡”,于是“堂堡”成为“塘背”的雅称,一直沿续下来。

“塘背”的地名好啊,那是依山傍水、背风向阳、生齿繁衍的希望所在。

堂堡人正是怀着“只有努力才有希望”的梦想,躬耕田亩,休养生息,负重前行。

位于村中村的竹林馆,那是当地赖氏后裔第十一世祖古岩公于清康熙年间所建的私塾,院落面积虽只有250平方米,却布局紧严,剔透玲珑,静谧安稳。位于河坑村的居易楼,建于清光绪年间,占地面积1200平方米,面阔11间,三堂七厅计72间,矗立广袤平畴的高大复式土楼一时成为堂堡的地标建筑。

许是羡慕“竹林七贤”的士晋风骨,闲时小聚,喝酒纵歌,恣意酣畅,不同流合污的快乐体验,村里的私塾便以“竹林馆”名之;许是追怀《中庸》“君子居易以俟命,小人行险以徼幸”的祖训,寄托时刻保持操守的君子风范,村中的大土楼便以“居易楼”名之。正是这种蕴藏深处的奋发的家族理想,激发了堂堡人的自律意识和坚定信念,也契合了一代伟人毛泽东、朱德于1929年5月率领红四军入闽,攻打龙岩城,主动退守永定坎市、湖雷进入堂堡,因“红四军前委下是否设立军委”的关乎原则问题的争论而引发能否坚持信念的心灵拷问。

史载,1929年5月28日,红四军第二、三纵队班师永定湖雷后,下午向堂堡进发,当晚分兵到河坑、村中、下村一带活动,毛泽东住在河坑“居易楼”,朱德住村中“竹林馆”。在红四军帮助下,深德洪等人配合赖连璋领导了合溪、堂堡、香溪、三堡等地农民举行“永西暴动”,从此堂堡掀起了打土豪、分田地的高潮,连日来焚烧地契、债约,没收地主豪绅地产,并迅速建立了堂堡、三堡、香溪等乡苏埃政权。

8月上旬,毛泽东参加完中共闽西“一大”后,化名“杨先生”,由一纵队王良部护送,偕贺子珍再次从上杭大洋坝出发,经永定虎岗坑源沿石路到三堡去湖雷往金丰大山养病,进入堂堡时就住在“竹林馆”,与在此教书的赖德轩结下深厚情缘。从此,赖德轩和夫人孔金梅一起随毛泽东参加红军。

9月下旬,毛泽东虐疾稍见好转,又从岐岭经湖雷上湖黄沙坑第三次经过堂堡,转入合溪,住石塘里师俭楼,回到上杭。在当地党组织的安排下再次住在竹林馆,一边休养,一边深入河坑、三堡、礤下、朱罗等地,开展革命活动。

堂堡的革命烈火从此点燃!一贯儒雅的堂堡追求革命真理,堂堡人前赴后继,义无反顾,英勇献身。在堂堡,流传着革命先驱赖德轩、孔金梅夫妇坚贞不渝的动人故事,活跃着闽西支队的身影。堂堡党组织的建立,是最坚固的战斗堡垒,成为堂堡人民血雨腥风坚持斗争的主心骨。这块土地上,先后有176人成为革命烈士,他们的名字永远辉映在绿水青山的堂堡天空。

一代伟人来到堂堡,宵衣旰食,艰苦跋涉,留给山水念想。

一代伟人来到堂堡,深居简出,寄情抒怀,留下对客家人的美好期许。

天地见证,不论在任何时候堂堡都守口如瓶,避敌锋芒,给人坚如磐石的心灵慰藉。

而堂堡与生俱来的安定,则来源于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知和矢之不渝的弘扬,并附着在三堡村头的奎文书馆及其充溢的儒雅之风。

      在三堡村头,两条溪流合而为一,渐成浩大水势,古朴典雅的奎文书馆就坐落在溪畔的半坡上。屋前流水淙淙,屋后青山葳蕤,一棵百年古樟轰然倒下后却“躺”着也要顽强生长,枝繁叶茂,遮天蔽日,给大地留下一片绿荫,成为奎文书馆的壮丽一景。樟树旁,有一伯公神坛,四周树木蓊郁,枯藤虬曲,拾级五级台阶,但见片片细碎叶子纷纷掉落在水泥地板平台。公王外坪,是一处偌大的空旷雨坪。平台后侧有七个空着的大灶台。当地人说,这里是历史上著名的茶马古道,翻过山就是合溪和上杭太拔,三堡村周边有5个行政村,1万多人,聚居着8姓人家,每年冬春季节,村里人都要在这里举行迎神赛会,祭拜公王,祈福平安。这些偌大的雨坪就是用来摆桌席的,而那些大灶则用于临时开火做饭,一年一度的民俗会景,热闹得不行!

“玉扇清风抒雅韵,金鞍俊彦著雄文。”进入奎文书馆,一派儒雅典雅之风扑面而来。据传,奎文书馆约建于明万历年间,三堡乡间的开明绅士阙廻溪以勤勉发家,积累雄厚资财,尤其重视乡间教育,于是择家居东面山下河边阔地建舍办学,并献产谷千箩的儒租田亩,奖励读书人,山乡教育自此兴起。清康熙年间,三堡人丁渐殷,阙氏后裔继承先祖夙志,拆旧舍、扩规模、兴土木,于乾隆五十一年(1786年)在原址建起奎文书馆。书馆占地面积900平方米,主楼三层,中间两层,厢房一层,分别为师生行仪圣地、教师宿舍和学生课堂。书馆天井阔大,分别有日、月两形水池,其中象征,令人玩味。走进书馆,我们在主厅的课桌椅上齐刷刷坐下,认真聆听三堡小学原校长张倬藩先生讲解。但见主厅正中画有孔圣人像,两边分别书写“仁义礼智信”“温良恭谦让”字样,画像下端置一长条形案桌。正堂围屏又一副楹联,“奎斗传辉启沌蒙光天化日,文辞载道开聪智格物致知”,飞檐翘角,屋瓦森森,左柏右桂,偶有小鸟飞来觅食,好一派儒家书香。

书院自古为教化启蒙之地。正是三堡人热切期盼,始终如一爱书护馆,传承文明,使奎文书馆历经230多年风雨侵蚀而巍然屹立于三堡中央,不但成为周遭的风物寄怀,更是三堡人心中神圣的文明高地,成为指引三堡人“教人为善、法古圣贤”的前进灯塔,成为不论遇到多少困难险阻都不放弃的坚定信念,令人肃然起敬,深情眺望。

穿行在阔大的奎文书馆长廊,踮起脚尖从小小的窗口窥视当年的学生宿舍兼课堂,“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祖训萦绕在耳;“奎星照夜天地燦,文苑修功子衿青”,站在奎文书馆正大门,仰望远处的笔架山,气势雄浑,逶迤奔腾,见白云朵朵,云卷云舒;如同燕子展开双翼造型的围墙,能听见墙根下哗哗的流水声,秋风拂熙,满眼黄花,又有“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的嘱咐灌入耳鼓,兼有“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的隐意,启迪学童珍惜时光,勤奋苦读,出人头地的道理;回味着从书馆飘出的稚嫩的童音,一遍又一遍怀想,“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

正是从小培养的好学之风,造就了三堡儒雅的气质,造就了百年三堡人才辈出,名振八方。阙泰交、阙春友,一袭长衫马褂的明清举人从尘封的历史走来;阙诒流,台湾东哥企业集团总裁捐巨资修缮奎文书馆;还有阙雄才,上海交通大学教授;阙文修,西安交通大学教授;谢楠香,三堡香溪村人,2003年考取清华大学……

历经风霜雨雪的奎文书馆啊,是客家人耕读传家理想的丰赡表达,也是客家人高高举起的传承中原文明的精神火炬,照亮前行的道路,夕阳余晖,惊鸿一瞥,奎文书馆是那么壮美!

2015年,奎文书馆被评为闽西“最书香古书院”,实至名归!

这种精神传承,贯通古今,归结到一点就是保持对绿水青山的敬畏,保持天人合一的理念在内心深处扎根。

清澈的山泉水是莽茫洋对大地的恩赐,清新的空气是人们尊崇自然的回报,大山的恒温和利于窖藏的优势,催生了传自清咸丰年间的三堡高梁酒独特工艺的发扬光大,历久弥香,成为地处喧虺一隅的三堡村落的又一人文标高。

地处礤下村的福建三堡酿酒有限公司,得益于阙氏十六世祖公发明的酿造工艺和秘制酒粬。岁月更迭,当年的“三堡大有兴记高粱酒”甫一面世即名声蜚扬,畅销客家地区,远销东南亚。走近三堡酒厂,远远地就闻到了酒的醇香;进入车间,恰遇出酒时段,汩汩析出的高梁酒,接一杯,咪一口,咂咂,一股清冽的香醇直冲脑门,飘飘欲仙,如坠云雾,真是美酒佳酿!

外事果断、行为干练的酒业董事长阙添玉,个子不高,身板壮实,双目炯炯,乃永定龙潭人氏,据说当年靠挖煤起家。近年响应国家号召主动转型,以弘扬客家酒文化为己任,旋即步入三堡高粱酒酿造旅程。

阙董事长兴致很高,一边带我们参观发酵堆池、酿酒车间、窖藏仓库、储酒塔罐、勾调平台,还向我们介绍经营理念、诚信案例、发展愿景,称将投资5.5亿元提升改造洞内酿酒技术,开挖总长5.5公里的山洞,在主巷道向两边开挖36个支洞,作为酿酒、陈酒、藏酒、勾调之所,也作为观光隧道,除保持原来清香型白酒酿造外,还将增加游客DIY酿酒、酱香型白酒、南瓜酒、黄酒、校企产学研等酿造基地……

品味三堡酒,功道自然成。

高天流云,万山含黛。哦,三堡,儒雅的三堡,就用你身上流淌的玉液琼浆,向你致敬,愿你始终儒雅,始终以儒雅的姿态立于南中国的广阔天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传承文脉,微笑,灿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