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定新闻网欢迎您!

红旗不倒·江山永定 【永定红色革命史巡礼之四十七: 永定籍开国将军谱:“扶贫将军”熊兆仁】

2021-05-28 15:35:15 来源: 永定新闻网  责任编辑:   

熊兆仁(1912-2019年),龙岩市永定区湖雷镇尺度村人,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曾任福州军区副参谋长等职。

开国少将熊兆仁

1929年5月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2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3年2月转入中国共产党。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福建军区独立九团战士、班长,三营排长,闽西南军政委员会永和靖(永定、平和、南靖)游击支队三大队副大队长、大队长。1934年10月主力红军长征后,22岁的熊兆仁留在闽西南地区开展了三年的游击战争,成为我军中最早使用游击战术的一批人。三年游击战争时期,经常面对敌人的围追堵截,只能用双腿在山间小路与敌人进行赛跑,开展转移,穷苦农村出生的熊兆仁将军身手敏捷,健步如飞,常常把敌人搞得头晕脑胀,甩得远远的,被战士们誉为“飞毛腿司令”。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编入新四军二支队北上抗日,任新四军二支队四团二营五连连长,军部特务营连指导员,新四军江北指挥部特务营政委,第二支队新三团参谋长。皖南事变后,任新四军第六师十六旅四十七团政委。1943年进入中共华东党校学习,毕业后任苏浙军区第三军分区副司令员,十六旅四十六团副团长,苏浙军区第一军分区副司令员等职,参加了周城、长兴、青岘岭等战役战斗。

1938年熊兆仁(左2)、刘永生(左3)等在龙岩白土留影

解放战争时期,在新四军主力北上山东后,留在苏南地区坚持武装斗争,任苏浙皖边区司令部司令员,苏浙皖边军事委员会军事部部长,巩固了苏南敌后根据地,为迎接人民解放军主力渡江南下作出了贡献。1949年任皖南军区副司令员。

1949年渡江战役前夕,任苏浙皖边区司令员的熊兆仁亲自指挥成立由3个侦察班组成的“先遣渡江大队”,他们冒着枪林弹雨突破长江天堑后,在当地游击队和老百姓的配合下,迅速把敌军部署、兵力调动、编制装备、作战能力、指挥系统、炮兵阵地、舰艇活动以及地形交通等,全部了解清楚,为主力部队制定渡江作战方案提供了有力的依据。同时,熊兆仁指挥战士们在敌后夺阵地,占山头,烧火堆,袭击指挥所,使敌人变成了瞎子和聋子,清除了许多障碍,为大部队胜利渡江创造了有利条件。20世纪50年代,由他们事迹改编成的电影《渡江侦察记》,解放军某部最高领导者的原型就是熊兆仁。

新中国成立后,任皖北军区副司令员。1954年进入解放军军事学院高级速成系学习,毕业后历任福建省军区司令部副参谋长,福州军区副参谋长,福建生产建设兵团政委等职,为部队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作出了贡献。

1983年离休后,熊兆仁仍心系闽西老区建设,任福建省闽西老区建设促进会常务副主任、会长,为老区人民脱离贫困、走向富裕奔走。他说:“没有老区人民的支持,我们的党和军队就不可能生存和发展;没有老区人民的流血牺牲,就不可能有新中国的成立。我们这些老战士有责任关心老区,建设老区。”在他的关心下,促成棉花滩水电站、梅坎铁路、赣龙铁路、紫金山金铜矿等项目建设,为闽西老区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被老区百姓称为“扶贫将军”。

熊兆仁是福建省第二届、第四届政协副主席。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荣获三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88年荣获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2019年4月7日因病在福州逝世,享年107岁。

【稿件来源:中共龙岩市永定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龙岩市永定区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