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定新闻网欢迎您!

红 颜

2021-09-02 09:55:10 来源: 闽西日报  责任编辑:   

□ 唐宝洪

闽之西,永定东南边,横亘着金丰大山。这座山,绵延几十公里,重峦叠嶂,地形险要,群峰耸立,境内有天子岽、贵人岽、九九岽、东华山等山峰,是闽西革命历史上共产党人活动的重要据点,涌现近千名革命英烈,涌现75个革命基点村,被誉为“闽西的小井冈”。这是一座英雄的大山,盛传着当地赤卫队队员陈添裕智救毛泽东的故事:1929年9月17日,当地民团发现了共产党“大官”的行踪,纠集600余兵力,兵分两路,扑向毛泽东在金丰大山的栖身地牛牯扑,粟裕带着几十条人枪在前沿拼死阻击,陈添裕等4名赤卫队队员奉命护送毛泽东紧急转移。枪声越来越近,身患疟疾的毛泽东无力行走,敌人得意而嚣张的咋呼声不绝于耳,千钧一发之际,陈添裕不由分说背起身材高大的毛泽东,倒穿草鞋,疾行十余里山路,终于让毛泽东安全脱险。为了感激陈添裕救命之恩,1951年9月,毛泽东特地发函邀请陈添裕去北京参加国庆观礼。

陈添裕智救伟人值得大书特书,但行走在金丰大山,我把尊崇的目光更多地投向那些英烈。金丰大山里,有个村子叫霞山(即今“下山”),仅霞山一个村,单女英烈就多达12名。而在这12名女英烈里,我用“红颜”来指称名列“新中国成立前十大女英烈”的陈康容。

“红颜”,意为美女,也指年轻人红润的脸色。在陈康容的故居岐岭霞山望森楼,在牛牯扑初心广场的忠诚馆,都陈列着陈康容生前的照片。从照片上看,她不仅容貌秀丽,而且极具气质,是个标准的有内涵有气质的美女,称她为“红颜”恰如其分。再看她的出身,也有独特之处。1915年,她出生于缅甸一个华侨家庭。她的父亲陈锡梅,靠勤劳和智慧积攒下殷实的家业,思想开明而进步,曾参加同盟会。出生在这么一个家庭,陈康容虽然谈不上是大家闺秀,但无疑是小家碧玉。我们再来看看她的学养。1930年,她随父亲回到故乡霞山,在故乡短暂逗留后,进入厦门集美中学求学。中学毕业后,她考入厦门大学中文系,

容貌、出身、学养,三者结合在一起,奠定了陈康容这位“红颜”的底蕴。而信仰、忠诚、意志,更赋予这位“红颜”彪炳千秋的风采。

在厦门求学期间,陈康容受到革命思想的熏陶,积极参加进步活动,引起厦门反动当局的注意,其父担心女儿遭到不测,就安排陈康容回缅甸到仰光华侨女中任教。在缅甸,她以教学为掩护,积极投身革命活动,加入了缅甸共产党。1937年春,国内抗日图存的呼声高涨,她不顾家人的劝阻,毅然回到厦门,与中共厦门工委取得联系,成为一名中国共产党党员,组织“抗日歌咏队”,经常到学校、街头教唱救亡歌曲,并以笔为武器,在《星光日报》《江声报》发表笔锋犀利的文章和铿锵有力的诗篇,疾呼人们投身抗日救亡运动。“七七事变”揭开了中华民族全面抗战的序幕,陈康容担任厦门抗敌将士工作团宣传股长,她慷慨激昂的演说和悲壮的歌声,极大激发了当地驻军和厦门民众的抗日情怀。陈康容,已然成为厦门抗日救亡宣传战线一颗引人瞩目的新星。可是,很快地,陈康容却从厦门神秘消失。

陈康容去了哪里?在闽西的大山里。

是金子在哪里都会发光。1937年11月,陈康容服从组织安排,秘密前往闽西参加中共闽西南潮(州)梅(州)特委举办的抗日救亡训练班。为期三个月的训练班结束后,陈康容接受组织安排,回到故乡岐岭培文馆任教。培文馆离望森楼只有30米左右,无论是培文馆还是望森楼,都是革命的堡垒。

“培深特地成嘉树,文烛三霄竝德星。”她,像一只辛勤的蜜蜂,编写抗日救亡的课程,出版抗日救亡的墙报,演出抗日救亡的节目,还办起妇女夜校,既教妇女读书识字,又宣扬妇女解放的道理。她,又像一只活泼的百灵鸟,教当地群众唱“生也红来死也红,生死跟着毛泽东”等革命山歌。她,在当时,在金丰大山,成了明星式的人物。

红颜,有浪漫的爱情。陈康容在抗日救亡训练班学习时,结识了中共闽西南潮梅特委宣传部副部长黄会斋。黄会斋曾奉派去苏联学习,理论素养很高,被大家称为会讲“马列”的海南岛人“牛先生”,而陈康容无论容貌还是气质都非常出众,俩人彼此爱慕于心。由于工作需要,黄会斋、陈康容等人随中共闽西南潮梅特委搬迁到广东梅县工作。1938年底,经组织批准,他俩结为伉俪。1939年12月,陈康容在梅县分娩,生下一个男婴,取名“小蛮牛”。革命的淬炼、爱情的果实,让陈康容觉得生活更加充实。然,风云诡秘,国民党顽固派消极抗日,频频制造摩擦事件,劳燕分飞,黄会斋奉命前往漳州开展革命工作,陈康容抱着襁褓之中的幼子,回到岐岭,继续以教学为掩护,从事地下工作。她的婆婆为了照料孙子和处在哺乳期的儿媳,特地从海南岛来到岐岭,与陈康容母子俩住在一起。

由于叛徒告密,陈康容身份暴露。1940年8月18日傍晚,荷枪实弹的敌人到望森楼抓捕陈康容,情急之下,她吞下写有汇报材料(给县委)的纸片,并迅速取下挂在窗口作信号的衬衣,然后噙着泪水依依不舍地吻别未满周岁的儿子“小蛮牛”,从容镇定地与婆婆道别。敌人抓到陈康容,如获至宝,一方面对她严刑拷打,一方面以荣华富贵和母子亲情相诱,还垂涎她的美貌要娶她为妻。敌人一一碰壁之后,威胁要剥她的皮,她在狱中慨然赋诗明志:“青春价无比,团聚何须提?为了伸正义,何惧剥重皮!”敌人恼羞成怒,残忍地用刺刀刺进陈康容的肋骨,硬生生地剥下她的皮,然后把她押到山上活埋,她一路高唱《国际歌》,在被推下土坑时拼尽最后一点力气喊出“中国共产党万岁”七个字。

陈康容牺牲时,年仅25岁,正是花样年华!她牺牲后,“小蛮牛”也因失去母亲的哺育而夭折,她的婆婆悲痛过度,也溘然谢世。黄会斋承受丧妻、丧子、丧母三重悲痛,情何以堪?!为了纪念爱妻,他改名为黄康。

陈康容悲壮牺牲,战友们无限敬佩她怀念她,为她举行了追悼会,发出“化悲痛为力量,更英勇地战斗”的号召。后来还组建了抗日反顽的游击队“康容支队”。

岁月悠悠,英烈风范长存。陈康容牺牲81年后,我来到她的故居望森楼,来到宛然遗留她音容笑貌的培文馆,凭吊她短暂而壮美的一生,以心香一炷,祭奠这位卓然于世的红颜。

康容有容,红颜不老,她永远活在人们心中,永远活在金丰大山的时空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