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定新闻网欢迎您!

【网络中国节•中秋】我们的节日丨中秋节,永定俗称“八月半”

2021-09-21 12:45:00 来源: 永定新闻网  责任编辑:   

农历八月十五中秋节,永定俗称“八月半”。

中秋之夜,皓月当空,人们仰望高挂天空玉盘般皎洁的明月,自然会联想到与家人的团聚。独在异乡旅居的人,也期望借助明镜般的皓月寄托自己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所以,人们又把中秋节叫作“团圆节”。

中秋节在我国由来已久。《国语·周语上》载,我国夏、商、周代就有“秋暮夕月”的习俗。这夕月,即是祭拜月亮神。而“中秋”一词,最早见于春秋末年《周礼·夏官·大司马》:“中秋,教治兵。”可见早在春秋时代,帝王已有拜月、祭月的活动。到了周代,每逢中秋夜都要举行迎寒和祭月。以后历代帝王都沿袭此俗。到了魏晋,中秋赏月开始传到民间。

关于月饼,史料载,早在 3000 年前的殷周时代,民间就有为纪念闻仲而做的边薄心厚的太师饼。唐高祖时,李靖出征突厥,于中秋凯旋,当时恰有一个吐蕃商人进献胡饼,李渊很高兴,手拿胡饼指着当空的皓月说:应将胡饼邀蟾蜍!随后分给群臣食之。这是中秋分食月饼的发端。月圆、饼圆,寓团圆之意。后来,八月十五食月饼的习俗沿袭至今。

送月饼是永定客家人过中秋节最大的特点之一。从农历八月初开始一直到中秋节前,任何一天都可以给长辈、亲戚、朋友送月饼。

中秋节这一天,永定许多地方进行秋祭,并举行家宴。有些地方要用三牲、番薯、芋子、果品、香、蜡烛、纸、鞭炮祭祀“田头伯公”,

祈求“田头伯公”保佑除虫驱兽、田禾大熟。陈东乡的陂头甲、洋湖坑等村落还要做伯公戏,即请戏班子在伯公附近开阔地搭台演戏。如今祭祀“田头伯公”的习俗已基本消失。

中秋节晚上,合家团聚,用香烛、清茶、月饼、水果祭月。敬奉“月光娘娘”后,大家围坐一起品茶、吃月饼、赏月,有的人赋诗唱和,表示对月中嫦娥的怀念,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有的在月光下坐到深夜,称为“守月华”,传说若谁看见月亮大放奇异光彩、月光菩萨降临,可求福得福,求财得财。大人最喜欢在月光下一边赏月,一边教小孩唱儿歌:“月光光,秀才郎,骑白马,过莲塘,莲塘背,种韭菜……”

旧时,中秋之夜还有人请巫婆“伏童子”( 俗称“落童”)。巫婆伏在案上,主人焚香祷告,求神或某个死去的亲人出来“对话”,待阴灵附在巫婆身上时,双方就对起话来。



(选自《土楼礼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