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定新闻网欢迎您!

汤子阁温泉

2021-12-21 17:21:28 来源: 闽西日报  责任编辑:   

汤子阁温泉

插图/刘小飞

□ 胡赛标

新加坡的朋友黎莉发微信给我说:你生活在下洋很幸福啊?

我好奇地问:“怎么啦?”她回复说:“你可以天天泡温泉啊。”

我笑笑说:“哈哈,我拧开水龙头,就可以泡温泉。”黎莉祖籍是广东大埔,她叹气说:可惜,大埔没有温泉。

几年前,有位江西作家委托我在下洋找间民宿,他想在这里住下来写作品,他看中的就是我家乡晶莹剔透的温泉。我早已从外地人对家乡羡慕的眼神中,读懂了温泉的意味。

在下洋溪畔,也许是一条上天赐予的温泉带,一眼眼温泉宛若澄碧温润的翡翠,镶嵌在故乡并不富饶的土地上。故乡开发的温泉旅馆约有一百多家,可是我最怀念的仍然是汤子阁温泉,那种大汤池的温泉。

童年时,我对温泉的印象是邀上小伙伴去洗汤。穿过起伏的稻田,稀疏的芭蕉林,跨过几座石桥,逶迤来到汤子阁。汤子阁风景旖旎,一座石拱桥彩虹般横踞溪水两岸,碧绿的溪水淹没了桥墩,桥下散布着乌黑粗大的溪石,溪畔蔓延着毛毯般的茵茵碧草,踩上去卟卟地响。

汤子阁温泉就在中川溪与下洋溪合流的拐弯处,一丛茂密的竹林掩映着一条小道。温泉池砌的石墙有半人多高,站在放衣服的台子上,能望见绿带子似的溪水,哗哗地流去,蜿蜒流向广东大埔的汀江、韩江……温泉池门口平缓的山坡上,有老伯在卖香喷喷的牛肉丸。对面树木葱茏的旗山上,天后宫“悬挂”在山腰峭壁上。山麓下的西觉庵,阁楼高耸,梵音清渺,弥漫出一种时光沉淀后的古意……

夕阳西斜,淡淡的余晖飘落溪面,戴着竹笠的渔翁撑着竹排在溪面上撒网;也有垂钓者沉静地坐在草坡上,凝视着浮标的动静。

温泉池并不大,约摸半个教室的模样;池水仅能没膝,绿光潋滟,水汪汪得晶莹。温泉从一个大石窟窿里汩汩涌出,贮满池子,又从池尾缺口处溢出,流入溪中……

故乡泡温泉,说“洗汤”。汤池最早建于何时,已无从考证。清代长汀县尹胡治菁写有《汤阁温泉》:“石液潺潺温且清,依稀沂水得标名;胸中尘俗多如许,一见温泉移我情。”诗中吟咏温泉的清澈温暖,孔子在沂水泡温泉的典故,抒发诗人见温泉忘尘俗的情怀。诗人对温泉的喜爱与沉迷,在字里行间跃然而出。

乡人泡温泉是与别处不同的,是“躺泡”。头枕着低矮的石台阶,半睁着眼,身子半浮半浸在温泉里,边聊天边揉搓,静静享受温泉浸润、阳光柔拂、空气滋养的那种。哪怕是年少的我们也学着大人的模样,静静地躺在池水里,似乎不这样,就不是下洋人了。起汤后,满脸红润,全身舒坦,仿佛每个细胞都被激活了。

寒冷的冬天,瑟瑟地跳入温泉池中,泡好起身,只觉全身有一股温热的气流在血管里流动着。突然,有个小孩在戏水中滑倒呛水了,爷爷慌忙将他拉了起来,拍拍他的背,小孩咳出一点水来。爷爷笑道:“汤水甜吗?”小孩抹下脸,说:“甜。”爷爷说:“喝了会比较乖哦。”哈哈哈,汤池里的人都笑起来。回家路上,冷风吹来,香皂的清芬飘散开来,人如玉兰花开,不觉风霜,反觉越吹越爽快。

而夏天是另一番景致了。邀上二三知己去洗汤。洗罢,或蹲在山坡上喝一碗鲜美的牛肉丸,或坐在溪水中突兀的乌石上,吹着清爽的溪风,望着远处隐约的舟子渔火,絮叨风土人物掌故……

最难忘的是“洗年汤”的习俗。因为小时候大人就反复讲这个传说:如果除夕没洗汤,一觉醒来,你会发现自己变成了一头牛。除夕那天,浩浩荡荡的人流,从各村倾巢涌出,或骑车,或步行,或坐车,汇聚汤池,宛如暴涨的小溪奔赴大河,虔诚的信徒朝拜麦加……汤池里密密匝匝都是人,池台上衣服层叠着。袅袅娜娜的水汔中,迷迷濛濛,看不清别人的脸,但嬉笑声、交谈声、喧闹声在汤池中飘荡……

孩童时,我们总会吟唱歌谣:“下洋好地方,日日有洗汤。讲到要出门,全身就发痒。”炎夏,寒冬,雨季,晴天,星晨,暮霭,迤逦的乡间小道上,总流动着“洗汤族”:或是成群的中学生,或是唠嗑的乡邻,或是踽行的老人……洗汤已经成为故乡的一道风景,也是乡亲的生活方式!如果哪天不洗汤,他们就有丢魂的感觉。

长大后,我更喜欢独自一人去洗汤,在一个清朗散淡的上午。那时,嫩绿的池水,仿佛一块块贮满生命的翡翠,又如一缕缕莹莹流动的水晶,粼粼的波光,在脉脉地流转顾盼,有一种难以言说的美。有时,石墙边轻悠悠飘下一片竹叶,悄然氽进波光潋滟的池里,微微漾起一圈涟漪,或是一只紫蜻蜓,翕动着玻璃样的翅儿,定在空中。倏尔,尖尖的尾巴一点一点地掠着粼粼的水面……

这时,独自闭着眼睛,躺泡在柔绿的温泉里,感觉所有的忧愁被吸得一干二净,脑中只有静谧的空白!浴罢,坐在溪石上,柔爽的溪风在脸颊上淡进淡出,望着溪水潺潺流去,感觉生命变得纯净、轻柔、快乐。所以,每当自己心境困郁时,想到的就是去泡温泉。

遇上下洋溪洪水暴涨,汤子阁温泉就无法洗汤了。溪里浑黄的河水一直涨高,漫过了矮矮的石墙,淹没了汤池。洪水退去,汤池里填满了泥沙与杂物。等汤池员清理后,温泉又渐渐恢复了晶莹剔透的面貌。后来,乡人去信到南洋,马来西亚华侨胡曰皆先生出资砌高了围墙,封住了原石墙上的四方形小窗。人进入汤池,有下到深井里的感觉,只看到四方形的天空。不知怎的,我还想怀念以前低低的石墙,还有那个可以呼呼吹进溪风的小石窗。

这个温泉池的泉眼并不大,听不到它潺潺的流动声,池里的水温也不太高,但如果你靠近它的泉眼处,还能感觉到它的热情。它不像下圩的温泉,最高温度有68度,将鸡蛋扔进温泉眼,洗完澡就能吃“温泉蛋”了。它正像一位温婉的知识女性,待人接物恰到好处。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池不在深,有泉则灵。温泉是有灵性的生命。古代诗人写过不少吟咏温泉的诗,但他们对故乡温泉的感觉,并没有超越士大夫清高孤拔的境界。

其实,汤子阁温泉具有高贵的品格。它总是温婉待人,默然做事,没有抱怨,没有偏狭。它热情温婉的气质,深深浸染了故乡的民风,百姓的性情,就连乡音都如温泉一样柔婉。它默默流动,沉默思考,像极了“不语勿伤”的哲人先贤。

无论外界环境如何变幻莫测,遇到何种困境,它都能接纳包容、自我疗愈,第二天又热情奉献,碧水澄澈,宁静如初,如一块温润的翡翠。洪水也有无情时。“水利万物而不争”这句话,更像是送给温泉的礼赞!现在,汤子阁温泉池改建了,它新设计了中心池,更加干净卫生了,去泡温泉的乡亲更舒适了……

我怀念汤子阁的温泉,怀念它的默默奉献,怀念它的温婉大度,怀念它的不争自愈。我做梦都想住进温泉的晶莹剔透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