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定新闻网欢迎您!

清代翰林廖鸿章诗画遗存

2022-05-23 09:28:09 来源: 闽西日报  责任编辑:   

清代翰林廖鸿章诗画遗存

图为廖鸿章绘“帝王图赞”之《唐太宗图赞第十》

□ 林添茂 卢荣福

清代翰林廖鸿章是永定县(今永定区,下同)太平里青坑(今坎市镇清溪村)人,生于清康熙四十年(1701年),乾隆年间去世,字羽明,号南崖,文学书画颇有造诣,为一代教育大家,深得乾隆皇帝赏识。

永定县太平里青坑是一个宁静美丽的小村庄。它位于永定河上游山间谷地,四周青山环抱,一条小溪流经村中,溪水清澈可见。明朝正德、嘉靖年间,廖氏开基祖13世宗兴公由永定县溪南里黄竹隔迁徙至此,到其父冀亨已传至19世。

廖冀亨以为官清廉著名,善决狱,有政声,督教子孙甚严。据《清史稿》载:“廖冀亨,字瀛海。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举人,四十七年(1708年)授江苏吴县知县。值岁旱,留漕赈饥,不足,自贷金易米以济。士人感其诚,相率捐助,赈以无乏”“既有声于吴,他县疑狱,往往令推治”“及卒,吴人祀之百花书院”。清乾隆《汀州府志》载:“廖冀亨,知吴县……去之日,邑人攀留数十里,其赠言名《仁声集》,有‘谁说异肠木石如,廿年爱戴尚如初’之句”,教育子孙颇有章法,要求子孙以读书和立品为先;主张不必拘泥于读书、行医、为商等。提出“四戒”——戒使性、戒赌博、戒贪酒、戒游手,“四要”——要勤俭、要谦恭、要慎言、要和气,“四慎”——慎交游、慎起居、慎闺门、慎祭祀,认为这是“人生立身行己,持家善世之务”。精通《易经》,著有《五星集腋》《子平四言集腋》。

廖冀亨有四个儿子。长子鸿誉,生廖瑛。鸿章是廖冀亨的小儿子,不仅天赋聪颖,而且勤奋好学。在严父的督教下,廖鸿章耳濡目染,博览群书,学问日进,每次考试都名列前茅。清乾隆元年(1736年),参加乡试,中丙辰恩科举人,以《易经》中式20名。乾隆二年(1737年),与侄子廖瑛赴北京参加会试,同登丁巳恩科进士,中第257名。接着参加殿试,鸿章才思敏捷,文章书法俱优,深得乾隆皇帝赏识,列入二甲,选为清书庶吉士,入翰林院教习馆,学习国书。其侄廖瑛也是一代名吏,官至江西按察使,是个包龙图式的传奇人物,廖瑛“怒斩道台”曾被编为戏剧在舞台上长期演出。

三年学习期满,散馆时廖鸿章授翰林院检讨。后来,经在籍礼部侍郎、著名学者沈德潜的推荐,出任苏州紫阳书院掌教(院长)。紫阳书院是江南一所久负盛名的书院,位于今江苏省苏州市姑苏区。书院创设之时,康熙皇帝亲书“学道还淳”四字匾额相赐。后来,乾隆皇帝和同治皇帝又分别题写“白鹿遗规”和“通经致用”匾额。乾隆皇帝六次南巡到苏州,都驾临紫阳书院,题字作诗,以示嘉勉。廖鸿章担任书院掌教期间,教学严谨,管理有方,多有革新,书院声誉益隆。苏州向称人文昌盛之地,为此硕儒耆宿、青年学子对廖鸿章的博闻强识,教学循循善诱,无不钦服。

清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乾隆皇帝二巡江浙,亲临紫阳书院视察,目睹书院学风蔚然,成绩突出,十分欣喜,特赐诗褒奖,时人视为殊荣。诗曰:

书院邻泮宫,讲学兴贤俊。斯为储材地,董率尤当慎。潜老鸿章继,相让如廉蔺。章更闽中人,紫阳道应振。性理无奇言,躬行敦至训。人已审所为,改过要不吝。去华以就实,素位惟守分。克己苟弗力,外染将乘衅。适因礼至圣,宫墙仰数仞。过兹接诸生,为诵勖新进。暇当伏剡藤,挥毫意以运。

廖鸿章接过皇帝的赐诗,拜读再三,感恩不已,即步原韵恭和。诗曰:

幸学礼先师,瞻天率群俊。衿风来彬彬,伏拜同恪慎。恩光照葵藿,薄植惭党蔺。正学师紫阳,勖以前修振。微臣从孱劣,敢勿祗明训。鹿洞有遗规,敦行去疵吝。皇皇御书额,学古贵循分。自炫与自媒,一失丛百衅。兹当共讲习,美富窥数仞。先后读赐诗,谆复励后进。愿言日切磋,上应文明运。

清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乾隆皇帝三巡江浙,廖鸿章将呕心沥血之作《历代帝王巡幸图》,恭和进呈皇帝。全卷14段(含序和跋),每段纵31厘米,横63厘米不等,全长994厘米。其中12段画帝王事迹并书,即:帝尧图赞第一、帝舜图赞第二、夏禹王图赞第三、殷汤王图赞第四、周文王图赞第五、周武王图赞第六、汉光武帝图赞第七、汉明帝图赞第八、汉章帝图赞第九、唐太宗图赞第十、宋太祖图赞第十一、明宣宗图赞第十二。图文并茂,为历代帝王歌功颂德。

各图均为青绿山水,设色人物,刻画线条精美,服饰考究,多用红、蓝、黄赭石色,飞禽走兽栩栩如生;江河风景各异,或汹涌澎湃,或碧波荡漾,或平静如镜;而屋宇宫殿则以界画高超手法精细描绘,更是富丽堂皇;所绘各朝皇帝和人物虽差别不大,却能体现帝王出巡之威严肃穆之势。

《历代帝王巡幸图》历经300多年至今保存完好。卷中钤有“石渠宝笈”朱文长方印,“乾隆御览之宝”朱文圆印,“嘉庆御览之宝”朱文圆印,“宣统御览之宝朱文圆印,足可证实画卷从乾隆直至宣统一直珍藏于清宫之中。民国初年流入民间,在2004年某次拍卖会上以440万元人民币价格成交。全国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著名书画鉴定专家杨仁恺先生《国宝沉浮录》称:“凡是经过鉴定的书画,上等作品所钤印玺有‘乾隆御览之宝’‘石渠宝笈’。”由此可见,廖鸿章的《历代帝王巡幸图》应属珍品,这已是后话。

廖鸿章继承父风,善于教育儿孙。其传下的四代中,出了4个翰林,3个举人,即:子守谦举人;孙文锦翰林,文耀举人;曾孙维勋翰林,维嵘举人;玄孙寿恒、寿丰都是翰林,加之自己也是翰林,造就了“四代五翰林”的科举世家,创造了永定俗语“独中青坑”的科举奇迹。

廖鸿章写的《勉学歌》流传甚广,成为旧时永定客家人教育学子读书求学的经典名篇,激励了一代又一代后人。《勉学歌》全文如下:

东方明,便莫眠,沉心静气好读文。

盥洗毕,闭房门,高声朗诵不绝吟。

食了饭,便抄文,一行一直要分明。

听书后,莫撄情,书中之理去推寻。

过了午,养精神,还要玩索书中情。

沐浴毕,听讲文,文中之理须辨明。

食了夜,聚成群,不是读书便说文。

剔银灯,闭房门,开口一读到鸡鸣。

后生家,这般勤,何愁他日无功名。

廖鸿章晚年定居江苏嘉定(今上海市嘉定区),诰授朝议大夫、南阳府知府。生平著述丰富,稿存苏州未刻,其刻者仅有《藜余诗草》和《紫阳课艺》。至今,北京故宫尚存有其诗文碑刻。其传入选《中国人名大辞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