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定新闻网欢迎您!

闽西苏维埃政府迁至永定虎岗旧址——红星辉耀崇德楼

2022-05-26 11:24:48 来源: 闽西日报  责任编辑:   

闽西苏维埃政府迁至永定虎岗旧址——红星辉耀崇德楼

▲图为崇德楼外景

□ 赖守铭 文/图

崇德楼位于永定虎岗虎西村老屋下,占地160平方米,坐东北朝西南,方形土楼,抬梁式土木结构,由前后两座土楼构成。前楼两层,后楼(主楼)三层,四间一厅的布局,前后楼之间有一天井,天井两旁是围墙,将前后楼连成一体。

崇德楼建于1920年代,由赖氏二十二世开德公、开石公兄弟所建。开德公(1880-1946年)祖上经营石灰、木材,家境殷实,幼年聪慧,15岁考取秀才,成年后捐得“奉政大夫”头衔,接管家族的木材生意,长期驻汕头。期间结识当地革命党人高绳芝,受其影响,思想逐渐倾向革命。高绳芝(1878—1913年),广东汕头人,晚清举人,清末民国初期潮汕著名的华侨实业家和社会活动家,坚决站在孙中山先生为首的革命党人一边,秘密参加惠州起义。潮汕光复后,被推举为汕头民政长。“五四运动”后,开德公回到虎岗,建造崇德楼,同时,积极倡办公学,赈助孤寡,成为虎岗有名的开明乡绅。1920年代,马克思主义和新文化在中国大地广泛传播,开德公结识了龙岩的郭滴人、邓子恢,永定的张鼎丞、阮山,本地的林心尧、黄秀南、林启善等人。在他们的影响下,开德公逐步接受进步思想。

“四·一二”以后,龙岩军阀陈国辉派陈佩玉营盘踞在太平里的各个村庄。他们在镇压工农革命运动的同时,大肆征收人口、灶头、马路、烟税、防务、赌博、殷实、副加、回税、临时、特别等项税几十种之多。特别是强行征收马路捐,平均每丁5元。高陂、坎市捐棍都勾结陈国辉包捐包税,中饱私囊。当时设在高陂团防局内的马路捐征收处,每逢农历四、九大甲圩期便强行向各家摊派收款。平日里则带领武装下乡摊派催收。群众稍有迟疑便遭拳打脚踢,还要出草鞋费、茶水费。因此,群众无不痛恨。1928年春,在全县开展反对苛捐杂税斗争胜利形势的推动下,高陂农协也发动各乡农协会员开展“缓征马路捐”的斗争。开德公等虎岗开明乡绅暗中支持虎岗农会的组织,策动群众放火烧了“团防局”,使反对苛捐杂税的斗争进入白热化阶段。

1929年6月,红四军第一纵队分兵来到虎岗,帮助虎岗建立苏维埃政府,开德公动员家族的人搬到厢房去住,将大楼、门楼的房间腾出来给红军部队居住、办公,前厅为红军食堂。1930年12月,鉴于国民党军阀大肆进攻闽西革命根据地的严峻形势,闽西苏维埃政府必须迁出龙岩中心城市,迁到群众基础好、物资供给方便、地势险要、易守难攻的地方。虎岗完全符合这些条件,被闽西籍的闽西苏维埃政府领导人看好并极力推荐。12月5日,开德公等接待了先期前来落实办公地点的闽西苏维埃政府领导人,开德公明确表态将崇德楼腾出来作为闽西苏维埃政府办公场所,并且捐出大米200石、棉布100匹,平价卖给苏维埃政府大米300石、棉布200匹。开德公的义举吸引了其他开明乡绅的响应,并且得到闽西苏维埃政府领导人的表扬。12月15日,按照闽西苏维埃政府的安排,中共闽西特委、闽西苏维埃政府、闽西妇女会三个单位顺利迁入崇德楼。从1929年到1931年8月,崇德楼及周边的群众不仅踊跃支持并积极投身革命,还为苏维埃政府和红军队伍提供了大量的粮食、菜蔬、军靴等物资。驻扎在崇德楼的苏维埃政府干部和红军人数多的时候,舂米房每天要舂米12篓,8个妇女轮班舂米,销两头猪,30担大笋。干部们夜晚出入要对“打倒军阀”“苏维埃万岁”“土地革命”等口令;在此办公、居住的苏维埃政府领导人有张鼎丞、罗寿春、范乐春、廖增得等人。

开德公三子赖树清,高陂道山书院毕业,1930年参加红军,闽西苏维埃政府在崇德楼办公期间,担任闽西苏维埃政府文书,在“肃社党”事件中因为替卢肇西等人讲好话,于1931年6月被冤杀于虎岗塘坑,时年26岁。1984年1月得到平反昭雪,恢复烈士名誉。

1931年8月15日,虎岗失守,闽西苏维埃政府等党政机关撤离虎岗。崇德楼被国民党反动派放火焚烧,后楼被完全烧毁,藏在后楼瓦椽缝隙里的捐粮收据也碳化灭失。后堂火势较小,被回来的群众扑灭。

崇德楼人文荟萃,传承悠久。大门和庭柱中有三副对联:“崇文行世尚仁厚,德信示人必挚诚”“崇圣敬贤承先训,德高望重耀宗风”“崇祯尚礼继往开来,德清博志光前裕后”。展现了崇德楼深厚的文化底蕴。目前,开德公传下有人口200余人,其中有大中专毕业生近80人,他们传承红色基因,在国家政法、教育、医疗、能源、国防等各行业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