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定新闻网欢迎您!

永定区:巧用客家“和”文化打造“客家枫桥”

2023-03-16 17:29:58 来源: 永定新闻网  责任编辑:   

永定区:巧用客家“和”文化打造“客家枫桥”

□ 李开荣

永定区坚持和完善新时代“枫桥经验”,灵活运用客家家训“和贵、规矩、向善、崇法”等平安和谐元素融入到基层社会治理。2022年以来,全区运用客家家训等平安法治“和”文化调处化解矛盾纠纷3551起,占全区调处纠纷总数的79%,调处成功率达100%,以好家风好作风引领全区形成良好的崇德尚法氛围。

打破壁垒添活力  

用客家“和”文化丰富人民调解

深挖客家家训法治内涵。通过开展“我的家训家规”“我的家风故事”“十佳优秀族规家训”“一村一姓氏家规、一村一祖祠祖训”等征集及评选活动,发动全区干部群众积极参与搜集、整理民间流传的以“平安和谐”为主题、蕴含法治思维的不同姓氏家训、山歌、典故等特色文化题材,组织编写客家家训“三字经”,深度挖掘客家文化丰富内涵和思想精髓,寻找传统文化与法治文化、平安文化的结合点。如,龙潭司法所在调解纠纷时,引用严氏祖宗遗训“和乡里以处亲朋”和父辈“以和为贵”的作风,消除宅基地纠纷当事人的隔阂,成为当地“六尺巷”调解故事。

强化客家调解队伍建设。客家家训要求为官要有廉洁奉公、勤政为民的思想,蕴含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近年来,我区优先从村“两委”干部、综治人员、志愿者中,挑选熟悉客家家训和热心服务群众的人员,组建“客家调解员”队伍,他们遍布在村组、奔走于乡间,将矛盾化解在基层,打通了法律服务在农村的“最后一公里”。2022年以来,永定区在“客家调解员”的积极参与下共调解矛盾纠纷3551件,印发人民调解法、客家家训等宣传材料10.8万余份,解答群众咨询5000余人次。

拓展人民调解工作思路。永定区司法局拓展调解思路,采取“发放一份家训宣传单、组织一次家训家规学习、邀请一名德高望重的老者参与调解、制作一份含有家训的调解协议”的“四个一”工作法,把“运用客家家训调解矛盾纠纷”贯穿于人民调解全过程,用客家家训柔性调解,推动平安法治建设。

组织学习增内力

用客家“和”文化强化为民服务

组织学习,增强服务本领。将可适用于矛盾纠纷化解的客家家训进行分类,按纠纷类型分为16类,并编制成《客家家训》等平安文化宣传普及读物印发宣传。客家调解员在调解过程中,可根据纠纷类型参考《客家家训》,运用家训内容有效化解纠纷。通过邀请区委党校客家家训研究员为人民调解员做《客家家训在矛盾纠纷化解中的理念和实践》专题讲座、前往客家家训馆实地参观学习、开展“土楼司法行政·学习讲坛”培训会等方式,让人民调解员加深了解客家家训平安和谐元素,更好地将客家家训灵活运用于日常调解工作。新冠肺炎疫情期间,调解员灵活运用“和贵、向善”的客家家训,创建居家和睦的社会氛围,倡导丧事简办、民俗不办,依法支持和配合当地政府疫情防控工作,劝导5起丧事简办事宜。

加强宣传,浓厚亲民感情。在法治进机关、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进单位、进乡村的“法治六进”活动开展的同时加强客家家训宣传,把法治与德治、法规宣传与家风教育结合起来,让人们更了解客家家训“和”文化。同时加强客家家训在调解中的运用,在案件调解成功后及时总结经验、加大宣传,增强社会对客家家训治理功能的认识与认可。

互联互动聚合力

用客家“和”文化凝聚基层治理

坚持法治。加强对客家家训法治内涵的挖掘,把法治贯穿人民调解全过程,突出法治思维引导广大群众自觉遵法守法、学法用法,积极营造群众办事依法、遇事找法、化解矛盾纠纷靠法的浓厚氛围。如,张氏家规“急公守法 完粮息诉”、王氏家训“务勤俭,戒斗讼”、卢氏家训“和乡党以息词讼,读法律以警愚顽”“一劝遵国法以致安平”江氏祖训“言忠和笃,诵法自圭”等家训家规突出了遵法守法、崇法尚法的法治思维。

突出德治。在全区设立了300多个法治宣传阵地,各乡镇(街道)、村(居)深挖本地家训,强化道德教化,用身边的家训、家风引导群众。抚市镇发扬里兴村“呆子文化”,将蕴含着书香家风、崇文树德、耕读传家、见贤思齐、比学赶超的家风、家训,依托当地“和气做人”思想创立了“退一步想”调解工作法让一大批纠纷当事人握手言和。

强调自治。吸纳老党员、退伍军官、名望乡贤等熟悉客家家训、了解风土人情、热衷人民调解的人员参与人民调解,充分发挥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亲和的个人魅力和精湛娴熟的调解技巧,目前已经成立了5个“两代表一委员”调解工作室,积极引导广大群众用人民调解化解矛盾纠纷,突出群众自治,从源头预防化解调处各类矛盾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