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定新闻网欢迎您!

按山背:光荣历史 永昭千秋

2023-04-17 18:14:46 来源: 闽西日报  责任编辑:   

按山背是永定区下洋镇丹竹的一个自然村。1929年5月,毛泽东、朱德率领红四军入闽,攻下龙岩、坎市、湖雷后,为牵制广东方面之敌,红四军于5月25日,派出第一纵队由陈东、岐岭进入下洋一带活动,扫清了当地反动势力。

红四军入永后,配合地方武装不断打击盘踞在各地的军阀残部和民团势力。此时,下洋按山背的群众,在黄国璋、黄向发等人领导下,纷纷参加暴动,打土豪、分田地,建立苏维埃政权。至1929年10月底,永定县苏维埃政府成立时,下洋建立区(当时为第五区)、乡苏维埃政府,领导农民开展轰轰烈烈的土改分田运动,迅速把土地分配给农民耕种。这时,按山背等下洋人民第一次真正成了土地的主人。

正当下洋地区各项事业蓬勃发展之际,1930年5月后,红十二军和红二十一军先后出击广东东江等地,均失利,造成永定红军和地方武装力量削弱,敌伺机卷土重来。广东大埔西河地区张易钦民团100余人分两路包围丹竹坪甜菜窠山上的红军游击队,国民党军队和民团还对按山背等地进行全面“清乡”。本乡土劣黄光裕乘机横行霸道,构筑碉堡,建立民团,造成民不聊生。同年冬,下洋中川胡道南等联合各地民团大肆摧残群众,许多群众背井离乡、居无定所。

1934年10月,中央主力红军开始长征。同年12月底,张鼎丞与刘永生、范乐春、陈茂辉等从长汀回到永定西溪赤寨,开始领导闽西南游击战争。1935年3月间,红八团与红九团在下洋月流胜利会师。同月底,陈潭秋、邓子恢、谭震林率部从江西经长汀、上杭等地到达永定仙师大阜与张鼎丞部汇合。此后,按山背的群众在党组织的领导下,积极支持和配合红八团、红九团、永和靖游击队、永东游击司令部,永埔游击队等开展反敌“清剿”斗争,不断歼灭敌人。

在三年游击战争中,敌人对红军游击队实行经济上的封锁政策。按山背的群众经常冒着生命危险给红军游击队代买物资。按山背十分偏僻,到下洋圩需步行20多公里,到湖山和大埔西湖也有二三十公里之远。因此,该村群众早出晚归,到各地代买物资时格外小心,以防被敌发觉。从各地买回到家后,又采取“串担”(用竹做扁担,捣通竹节)装米装盐,“双层桶”(上层装肥料,下层装食物)装粪米等多种办法,把米、盐等利用上山种田或打柴等机会送给游击队,为他们解决困难。

1937年8月13日,永定红军游击队在下洋月流集中,同月底开赴平和芦溪点编。1938年3月1日,张鼎丞率领由闽西南红军游击队整编的新四军二支队全体将士2000余人奔赴皖南抗日前线。新四军二支队北上抗日后,永定地区开展了轰轰烈烈的抗日救亡运动。在此期间,按山背的群众在金丰中心区委的领导下,进行生产自救,开展减租减息,并募捐慰劳,筹集物资支援前线抗日,发动妇女为抗日将士做布鞋、草鞋、棉衣等,为抗日作出应有的贡献。

随着解放战争形势的发展,中共闽西地委于1947年8月在金丰大山雨顶坪成立闽西支队。不久,又成立永和埔靖独立大队,下金区委也成立了武工队。按山背群众在党组织领导下,积极配合地方武装开展游击斗争,严厉打击当地反动势力,同时秘密组织农会和民兵组织,发动青年参加游击队积极开展反“三征”(征兵、征粮、征税)斗争。还配合闽西支队等武装收缴保甲长和自卫队及反动分子的枪支弹药,争取各界人士的同情和支持,做好国民党区乡公所和壮丁队的起义和接收工作,为下洋地区的解放作出重要贡献。

1949年9月,下洋与岐岭成立第二区(下金)人民民主政府。至此,按山背人民与下洋人民一起,经过二十多年斗争,终于彻底翻身解放,做了新中国的主人。在漫长的革命斗争历程中,按山背人民群众为革命事业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其中,为革命事业英勇牺牲的在册烈士有2人,被评定为“五老人员”(老地下党员、老游击队员、老接头户、老交通员、老苏区区乡干部)的有5人。

(永定革命基点村简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