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加载中... 江道明:心系群众办实事 振兴乡村谋发展 ■ 卢松轩 江道明是龙岩市第六届人大代表,从2005年11月起任永定区湖坑镇南江村党支部书记。人大代表和村主干的双重身份,让江道明时刻都把“民”字系在心坎上,知民情,解民意,为百姓排忧难,带群众走富路。 担任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的江道明认真学习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带领村两委班子积极投身乡村振兴,在制度完善、村庄建设、产业发展、旅游规划等工作中积极谋划、主动作为。

谋合民心实事 几年来,在江道明的带领下,南江村完成全村通水、通电、通网络、通数字电视,通村公路硬化,建设了一处1000平方米的农民公园和4处1700平方米的农民健身场所,为村民的休闲娱乐提供较好的去处.此外,兴建沼气池23个、修建防洪堤400余米、实施安装路灯90盏,其中在停车场和村部各安装一盏高架太阳能路灯,在村主干道安装太阳能路灯,修建2000㎡的嵌草式停车场和2.2公里的环村游步道,修建排污沟5400米,自来水入户率达100%;全面清理3750米河道,建成与旅游相配套的土楼沟观景台、牌楼等基础设施。利用外出乡贤出资建立环卫基金,聘请3名专职卫生员,并带领村干部无偿包干清理河道,以此感化群众爱护河道的环境卫生;兴建建筑面积达900余平方米的村部大楼,设立存书2000余册的农家书屋,建立村级广播室、标准化村级卫生所。 2014年至今,江道明还加强美丽乡村建设,包括村庄绿化、河道清理和统一外墙刷土楼色、盖青瓦等改造房屋立面建设村庄环村路(三期),加快发展乡村旅游业,积极将南江村打造成富有客家文化特色的旅游精品村,同时为新南、南中、实佳等“土楼沟”村道改造硬化,争取资金十余万元。 解顺民心难事 面对农村“黑户”问题,江道明积极奔走,帮助村里的几个孩子解决了户口问题。他和上级卫生部门沟通协调后,采用镇卫生院派医生驻村巡诊的方式解决村民“看病难”。因南江村地理位置居中,2012年6月,南江村被定为派驻点,湖坑卫生院医生赖海达成为该村首任驻点医生,巡诊范围辐射3个村.依托驻点,3个村村民的健康档案也在逐步建立完善中。 为增加村民收入,江道明根据村情实际,引导大家发展毛竹、红柿、生姜种植,依托土楼资源,发展农家乐;采取村企联动,发展订单农业,休闲农业;以楼为“媒”,发展餐饮、住宿等第三产业。2013年5月,经与旅游部门达成协议,推出南江乡村游线路,将为南江村增加部分村集体经济收入。近3年,南江旅游发展势头迅猛,2021年旅游接待30万人次、2022年旅游接待42万人次、2023年已经旅游接待80.2万人次。 做暖民心好事 人们常说,支书是村里的“当家人”。在江道明看来,“当家人”就得为每一个家庭成员着想,对每一个家庭知冷知热。江道明时刻把乡亲的冷暖安危挂在心上,把群众的事当成个人的事来办。夏天刮风下雨,他不是往家里跑,而是到危房户家里转一转,看看他们的房子会不会漏雨;冬天不是坐在家里烤火炉,而是挨家走走,有谁家碰到困难了没有。乡亲们谁有困难,他都主动跑前跑后,尽最大努力帮一帮。 2013年,江道明经与交通部门多次沟通后,筹集资金5万元整治吴银公路茅坪路段,为村民的出行增加了一份安全感。2013年7月,南江村遭受50年一遇的洪灾,江道明带领村民开展生产自救,积极联系保险公司进行索赔事宜,将村民的损失降到最低限度。2014年,他向有关部门建议保护土楼景区河道生态环境,禁止在河里电、毒、炸鱼。 近年来,在各级党委、政府和上级有关部门的指导关心下,在江道明的带领下,南江村团支部被评为“福建省五四红旗团支部”。南江村被列为“全国妇联基层组织建设示范村”“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百村联系示范点”“省级美丽乡村建设示范村”“福建省休闲农业示范点”“市基层党建综合示范点”“市村庄整治试点村”“龙岩市‘一县一片区’土楼十里长廊乡村振兴示范带”的核心区。2014年8月,省住建厅副厅长、省宜居办常务副主任王胜熙到南江村考察后,称赞南江村“是一个来了还想来的地方,而且还希望能够住下来的地方。”南江村美丽乡村建设经验被省宜居办推广到全省学习。此外,南江村党支部被评为“全市先进基层党组织”“永定县‘十个好班子’”。南江村先后荣获“全国文明村”“全国生态文化村”“中国传统古村落”“全国宜居环境示范村”“国家森林乡村”“省级生态文化村”“省级金牌旅游村”,一个土楼好“江南”正成为永定区乡村振兴的典范。江道明自己也荣获“福建省劳动模范”“全省优秀共产党员”“龙岩市劳动模范”“全市优秀共产党员”“龙岩市优秀人大代表”“永定县优秀农村工作者”等称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