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定新闻网欢迎您!

永定: 从“一煤独大”到“四区齐驱”

2019-07-01 15:05:00 来源: 闽西日报  责任编辑:   

□ 刘永良 苏冠生

走进永定,目之所见热潮涌动:中央红色交通线研学游提升工程开工,文旅融合新业态加速培育;龙湖大桥施工正酣,为实现永定旅游“东有客家土楼,西有龙湖”的构想再添精彩一笔;“永定红”石材循环经济产业园首批入驻企业投产,“红色石材”迈向绿色发展……近年来,永定大力实施“工业强区、文旅兴区、生态立区、农业稳区”的战略,加快新旧发展动能转换,“四区齐驱”推动经济转型升级,“一煤独大”的产业格局已被打破。煤炭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从21.3%优化为6.3%。2018年,永定工业投资同比增长43%,旅游总收入同比增长37.2%,居全省前列。

从“黑煤山”到“花果山”

永定有“南方矿区”之称,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因煤而兴,资源型经济曾占经济总量的80%以上。但经济结构不优、资源依赖过大,一度掣肘永定经济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永定痛下决心转型发展,让经济从资源依附型的“病态体征”向非资源型的“健康体魄”转变——关闭落后小煤矿,煤炭企业数量由最高峰时的60多家整合到19家。

“龙潭是受影响最大的乡镇之一。但只有抹平生态欠账,矿区乡镇才能重新回到绿色发展的起跑线。”龙潭镇党委书记苏斌耀说,枫林曾经是龙潭的产煤村。2016年,龙岩市万花园林有限公司将蝴蝶兰生产基地落户枫林村,去年该基地培育的蝴蝶兰年产值超过1000万元。同时,村里种植1000棵樱花树、红枫树,实现从“黑煤山”到“花果山”的美丽嬗变。

据了解,2012年以来,永定实现矿区复绿面积83万多平方米,6个主要产煤乡镇已有3000多名挖煤工人成功转型。此外,永定在统一关闭低效重污染石材加工厂的基础上,规划建设永定红石材循环经济产业园,今年4月8日,第一批8家企业已投产,年可加工、销售板材430万平方米。

“必须组建自己的工厂”

6月24日,走进位于永定工业园区的闽兰之星,13条生产线开足马力,直径5毫米的光纤被拉细拉长。“这些产品广泛用于电子设备、安防设施、智能化建筑上,现在投产不久,每月产值已接近500万元。”公司总经理兰长胜说,过去闽兰之星虽在全国有100多家代理商,但依赖代工。“必须组建自己的工厂。”兰长胜清楚记得,2018年自己在新春年会上的这句话经永定媒体报道后,马上得到区领导的关注,农历正月初四就专门在合溪乡召开招商座谈会,“亲自讲政策、 鼓信心,邀请我们回乡创业”。如今在永定有了自己的生产基地,订单不断,底气足了。

2012年开始,永定高陂、坎市等4镇先后委托原永丰新区、龙岩经开区(高新区)管理,位于高陂镇境内的福建永定工业园区一并划归,永定的传统工业优势骤然缺失,经济总量急剧下降。2014年9月,经省政府批准,永定工业园南部园区扩区,新的福建永定工业园区在城区破土而起。

永定把园区作为产业的孵化器。招商的动员令一下,全区各级干部依托各地商会组织、投洽会,高频对接意向项目。近两年,在永定工业园区,已投产的企业有30家,特别是光电信息产业从无到有,有23家光电信息企业入驻发展,产业集群渐显,初步形成以光电信息产业主导的工业新格局,2018年园区工业总产值达10亿元。今年以来,又有7个项目落户于此。

“土楼引来人,文化留住人”

服务业是区域发展的潜力所在。近年来,永定以土楼为发力点,将文化旅游、休闲度假、娱乐演艺、工艺创意深度融合,融入客家文化、健康疗养和水上休闲等项目,打造深度游、过夜游。“古镇游览、峡谷漂流、民宿体验、红色研学等新业态蓬勃兴起,旅游产业链不断延伸。去年永定旅游人数达960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09亿元。” 永定区文旅局长林如居说。

在永定海拔最高的土楼群——陈东乡岩太村,或圆或方的大小土楼点缀在2000多亩梯田之中,自然人文画卷随风舒展。“我们租下闲置土楼,改造提升为精品民宿,并根据节气来策划春耕节、农民丰收节等文化活动,打造土楼梯田大景观。”龙岩文旅汇金公司项目负责人郭茂顺说,2018年7月,永定第一家高标准的品牌民宿阿牛家在岩太开张营业,今年春节假期12个房间就创造了5万元的营业额。“土楼引来人,文化留住人。”林如居说,2017年开始,永定着手实施总投资达366.23亿元的147个旅游项目。去年土楼民宿经济收入超过1500万元。如今,南溪福建土楼沟漂流、福建土楼客家民俗文化村、福建土楼风情街等一大批项目相继建成投入运营,多样化、多层次的消费需求得以满足。

红色研学游是永定文旅产业又一新业态。“今年,学员一拨接一拨。虽然我嗓子哑了,心里很欣慰。”在城郊镇桃坑村伯公凹,革命烈士后人、讲解员邹广敦告诉记者,“伯公凹是中央红色交通线上由粤入闽第一站,意义非凡。”

“土地革命摇篮和中央红色交通线是我们的两大红色名片。”永定区红色旅游资源开发有限公司总助江灿春介绍说,永定通过挖掘独具特色的红色研学旅游,让红色资源变成发展资源。去年4月开始,先后启动中央红色交通线交通大站永昌楼、伯公凹交通小站、牛牯扑等红色旅游景区及革命遗址的修复工作。目前,伯公凹、牛牯扑景区已初步具备接待游客的能力。其中,一些红色景区已入选各单位的研学教育基地。今年第一季度,永定区共接待来自全国各地的研学培训班学员414班次共21532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