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定新闻网欢迎您!

重振雄风 再创辉煌丨湖山乡:推进百姓富生态美的秀美湖山建设

2021-08-27 16:46:25 来源: 永定新闻网  责任编辑:   

永定新闻网讯(刘永良 苏娟)“区十四次党代会报告提出,要深化乡村振兴战略,统筹推进‘一县一片区’土楼十里长廊和4条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抓实‘五大振兴’工作,推动形成优势突出、特色鲜明的乡村振兴格局。”8月27日,永定区湖山乡党委书记简盛明说,湖山乡处在4条示范带之中的“文化瑰宝·土楼人家”乡村振兴示范带,湖山要迅速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区党代会精神上来,立足自身优势和面临机遇,狠抓各项工作落实。

简盛明认为,区党代会报告鼓舞人心、令人振奋。成绩总结实、政治站位高、发展方向明。湖山要严格按照区委今后五年工作总体思路,紧盯未来五年要突出抓好的五个方面重点任务,以从严从实的作风、从紧从快的节奏和抢先抢跑的姿态,跑好新征程的“第一棒”,汇聚兴乡富民力量,落实区委“1334”发展战略和构建“341”主导产业体系任务,深入开展乡村振兴、项目落地、旅游富民等工作,推动区党代会精神在湖山落地生根,为推进百姓富生态美的秀美湖山努力奋斗。 

据简盛明介绍,过去的五年,湖山乡积极探索,抢抓历史机遇,以“为民办实事项目”为抓手,不断补齐交通、水利、美丽乡村等各项短板,持续加强党的建设,全力抓好各项经济指标,促进全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经过五年的努力,湖山乡面貌持续改观,全乡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得到快速、健康发展,综合实力明显增强,人民的幸福感不断提升,党的建设不断深化。2020年,全乡地区生产总值由2016年的1.8亿元增长到2.54亿元,增长41.1%;财政总收入961.23万元,增长173.7%。五年累计完成签约项目6.5个、开工项目5.5个、竣工项目1.5个,经济发展后劲不断增强。建档立卡贫困户133户512人已全部脱贫,3个贫困村如期摘帽。

“今后五年,湖山乡将以乡村振兴战略为主线,以项目建设和壮大集体经济为抓手,以作风建设为保障,聚焦项目建设、基层治理完善、民生服务强化、生态环保提升、乡村管理规范等重点工作,让生态环境质量保持优良,乡村建设更加宜居美丽,民生保障更加健全完善,乡村精神文化生活更加丰富,乡风文明更加和谐。”在谈到如何贯彻落实区党代会精神时,简盛明表示,一要坚持党建引领,为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政治保障。聚焦招商引资项目,力促产业发展经济做强;围绕乡村振兴发展,打造安全宜居美丽湖山;彰显以民为本理念,推进社会事业全面发展。二要不断提高社会建设水平,切实增进民生福祉。提升社会服务水平,切实提高社会治理成效;大力发展产业振兴项目,提升乡村经济综合实力;不断优化发展环境,切实提升发展质效。三要全面推进党的各方面建设,筑实砥砺奋进之路。持续强化党的领导,持续加强党的建设,持续深化全面从严治党。

“湖山乡是永定区巴戟天原产地,我们要把巴戟天作为发展产业振兴项目的主要产业来抓。”简盛明特别谈到,湖山乡要按照区党代会提出的“因地制宜发展特色经济,推进湖山药膳小镇建设”的要求,紧扣客家药膳文化主题,依托“九指岽”商标、“永定巴戟天”地理注明商标、“永定巴戟天”农产品地理标志和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加快推进林下种植中药材产业,不断延伸产业链、提高附加值、提升竞争力。

1986年3月,湖山乡开辟了200亩的巴戟天生产基地。经过多年的努力,巴戟天种植覆盖全乡9个建制村、34个自然村。简盛明算了这么一笔账,“每亩地可栽巴戟天2000株左右。巴戟天亩产约300公斤,按目前市场价40-60元/公斤计算,亩产值可达1.2-1.8万元,扣除成本每亩可获利5000-8000元。”今后,湖山乡要充分利用优良的巴戟天种植条件,以科技为依托、市场为导向,以“扩规模、提单产、攻品质、增效益”为目标,持续在三来、桂平两村的唐背芨—上平—万安一带、赛华泥溪子、黄坑双子岽建立巴戟天“高产、优质、高效”重点示范基地,规范巴戟天建园、种植管理技术,树立农产品质量安全观,着力创建知名品牌,打造“巴戟天之乡”。同时,重点发挥生态文化村的文化价值,挖掘风水林等特色旅游资源,积极推进漳溪村梨茶产业振兴示范项目,带动当地及周边区域种植梨子、高山茶、名贵药材等特色种植行业产业化、规模化发展。深入挖掘农业旅游资源,加快构建特色农业旅游产业,推动乡村产业振兴,打造“一村一品”产业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