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加载中... 永定新闻网讯(张河斌)4月24日,永定区城关中学组织高一学生开展“徒步红色伯公凹 重温峥嵘岁月情”活动,在追红色记忆、走红色足迹、悟红色精神中,领略革命年代先辈的不易,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 伯公凹交通站是中央红色交通线入闽第一站。当年,伯公凹的群众几乎家族式地参加了交通线工作,不足30人的村庄,有10多人为革命献出了宝贵的生命,涌现出“伯公凹七烈士”红色交通员英雄群体。 
城关中学此次徒步拉练从校门口始发,经第二实小、城郊镇古二村、桃坑大桥等,全程往返徒步22公里。当天,天气有点闷热,同学们的脸上不断冒出豆大的汗珠,但是他们个个精神抖擞,步伐坚毅的向着终点进发。在现场教学中,伯公凹红色传承人邹广敦向学生讲解了“一门七烈士 血洒交通线”英雄故事,让大家更加深刻领悟到烈士们无私无畏的高尚品质和牺牲精神。同时,以班级为单位开展《歌唱祖国》大合唱,让大家在歌声中汲取奋勇向前的力量。 

“学校历年来重视红色教育,今天想通过徒步研学实践,让学生得到一种意志上的磨练,也让他们感受到‘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的道理。”城关中学党支部书记、校长廖旺华表示,希望通过聆听当年红色交通线的革命故事,让学生知道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从而激励学生要努力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不断传承红色基因,立志报效祖国。 “我们之所以能够岁月静好,是因为有无数革命烈士在为我们负重前行。他们不计名利,抛头颅洒热血换来我们今天来之不易的和平。”高一学生黄小铭深有感触地说,我今后会向他们学习,做一个有用的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