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定新闻网欢迎您!

王志强:增收路上“蛙声”一片

2023-10-10 17:04:13 来源: 永定新闻网  责任编辑:   

王志强:增收路上“蛙声”一片

■ 熊艺红 汤胜新

“呱呱呱呱……”近日,记者来到永定区城郊镇双溪村顺兴养殖基地采访,只见周边山高林密,水源洁净,空气清新,基地负责人王志强正在给石蛙投食,池里传来的蛙声此起彼伏,有的从水里露出半个脑袋,有的在池里跳跃,溅出阵阵水花,俨然一派“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的生态田园乐趣。

双溪村水资源丰富,是石蛙的栖息地,也是石蛙绝佳的人工养殖地。近年来,王志强以自然资源为基础,依靠科学技术发展石蛙养殖增收致富。

“石蛙生存环境,要阴凉潮湿。特别对水质的要求非常严格,一定要无污染的水质,而且水温要在28摄氏度以内,一旦超过了30摄氏度,就容易死亡。”为此,王志强特地从山上引来清澈的山泉水到养殖池,并且专门培育黄粉虫,作为石蛙的日常食料。

石蛙,体大肉多且细嫩鲜美,营养丰富,具有重要的食用、保健和药用价值,它是所有蛙类中最具有风味特色和营养价值的蛙种,历来是宴席上的天然高级滋补绿色食品,被美食家誉为“百蛙之王”,市场认可度高,需求旺盛。

王志强从2005年开始从事生猪养殖。2017年,听说养殖石蛙不仅环保,而且经济效益也不错。根据石蛙的生长环境,还可以将猪圈改造成中间低四周高的蛙池。于是,王志强利用起了原来的猪圈,开启了他的转型养殖之路。

“但是,这一路并不是一帆风顺。”王志强说:“石蛙的养殖周期很长,从蝌蚪到成蛙再到出栏要3年的周期,这3年的时间是只投入,没有收入的。而且,养殖技术,基本上靠自己摸索。”于是,他四处考察,学习养殖技术,在摸索中一步步积累经验。

随着养殖技术不断成熟,王志强慢慢扩大规模。目前,他的养殖场有种蛙、成年蛙、幼蛙、蝌蚪近20万只,年均产量大约1500公斤左右,年均纯收入大约20多万元。“养殖总的情况属于供不应求状态,主要是销往龙岩、厦门、漳州等比较大的城市。”王志强准备继续扩大石蛙养殖规模,带动更多村民一起增收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