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定新闻网欢迎您!

胡焯猷:北台湾垦殖崇文兴教的先驱

2024-02-06 10:29:46 来源: 闽西日报  责任编辑:   

胡焯猷:北台湾垦殖崇文兴教的先驱

胡焯猷(约1693—1775年前后),字瑞铨,又字攀林,号仰堂,福建省汀州府永定县金丰里忠坑乡(今龙岩市永定区下洋镇中川村)湾角里人。清雍正十一年(1733年),胡焯猷跨过海峡来到台湾府淡水定居,以行医卖药谋生,医术精湛,救人无数,受到当地百姓的敬重。清乾隆十年(1745年),胡焯猷向淡水厅申请垦荒批准后,出资募佃,拓荒垦地,建立村落,兴修水利,修筑陂圳,尽力农事,成为大陆前往台湾岛开垦农业的先驱者之一。清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胡焯猷传承客家耕读并重精神,有感于“淡水文风未启”,创办明志义学(第二年更名为“明志书院”),成为台湾省北部最早的书院,开创台湾省私人办学之始。清廷和闽浙总督杨廷璋分别授予他“文开淡北”“功资丽泽”等匾额。胡焯猷还出资修建西云岩寺和倡建武圣宫,如今已经成为台湾省的名刹古迹。胡焯猷为台湾省的农业发展和教育文化事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是客家人在台湾省传播中华文明的杰出代表之一。《台湾通史》《福建省志·闽台关系志》《闽台医林人物志》《永定县志》《中川史志》均为其立人物传或知名人物表。

悬壶济世泽一方

约康熙三十二年(1693年),胡焯猷出生于永定县金丰里忠坑乡的一户家境殷实的农民家庭。胡焯猷为永定胡氏第十八世。他的父亲胡仲佩秉承客家人耕读传家的观念,把幼小的胡焯猷送到书塾读书。胡焯猷天资聪颖,自幼好学不倦,顺利考中秀才。但此后的科举道路并不平坦,多次参加乡试均名落孙山。后家境衰落,为了解决全家人的生计问题,他不得不搁置学业,转而从医,拜村中一名老郎中为师,学习中医。经过几年勤奋学习、刻苦钻研,他的医术突飞猛进,治好了许多疑难杂症,成为当地有名气的郎中。同时,他自制和经营膏、丹、丸、散等中成药,家境逐渐好转。为了提高社会地位,争取出仕的资格,他通过纳捐,取得“贡生”(即“例贡”)功名。

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清廷统一台湾后,制定了“薄赋招垦”政策,“令各府商民有能力者任地开垦”,每甲(1甲合11.31市亩)上等水田只收田赋两石七斗四升。闽粤边区的汀州府、梅州府等地居民为了谋生或者希望改善生活,络绎不绝地进入台湾岛开荒种粮。据统计,清康熙、雍正、乾隆年间,永定县迁台人数为汀州府各县之首。

在这个背景下,清雍正十一年(1733年),富于进取心的胡焯猷跟随同乡,乘船渡海来到台湾岛,落户于台湾府淡水兴直堡(今新北市泰山区)定居下来,开始了人生旅程中新的奋斗征程。起初几年,他在当地行医卖药谋生,因为医术精湛,医德高尚,深得原住民信赖。有一年,淡水一带瘟疫大流行,很多人染疫病倒了,并不断有人因疫情病死。胡焯猷每天起早贪黑,预防与治疗双管齐下,热情周到地为患者施医给药,医好病人无数,成为当地人眼中的“活菩萨”,更加得到当地百姓的敬重。

1988年,福建中医学院俞慎初教授主编的《闽台医林人物志》为胡焯猷立传,不仅介绍了胡焯猷行医经历,而且对其精湛的医术和高尚的医德给予高度评价,“胡焯猷,例贡。慷慨好文,少时以家累,弃儒业医......渡台至淡水,延其医者辄有效。初为糊口计,而旋以利济起家”。

开垦淡水播文明

清乾隆十年(1745年),胡焯猷已经来台10余载,积累了一定资金和垦殖经验。在一次外出行医途中,他发现台北兴直堡(今新北市泰山区)周边一带大部分土地是尚未开垦的荒滩,其地势平坦,土质肥沃,水源充足。于是,向淡水厅申请垦荒。得到批准后,随即制订兴建村落、修筑陂圳、开辟水田园圃等详细规划;同时召集劳力,置备农具耕畜,开始有计划地进行大规模垦殖。随着开垦的土地不断扩大,出现了人力和技术不足等困境。于是,他又多次返回大陆家乡永定,动员和带领宗亲、乡人前往共同开垦,其叔侄全跟随他定居台湾岛。

清乾隆十三年(1748年),胡焯猷和林作哲、胡习隆三人合股,成立“胡林隆”垦号(指清朝统治台湾时期汉人合法开垦无主地的团体),拓荒垦地。胡焯猷一直亲自参与新庄(意为新形成的村庄)开垦工作。因为占据天时、地利、人和的有利条件,十年之后胡焯猷垦地成功,开垦的水田超过324甲,耕作的佃户有110户以上。村落相望,土地分布在今成子寮、水碓、山脚、贵子坑、田心仔、陂角、丹凤行营盘等地,范围遍及五股、泰山、新庄3个乡市,每年可获租谷几万石,成为一方首富。

胡焯猷不但积极开垦土地,而且出资兴修水利,进行筑陂、砌圳,使新开垦的土地建立和完善了一整套水利灌溉系统。在建造灌溉设施过程中,他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采用打井、建蓄水池的灌溉方式,而没有采用开凿水圳、陂渠的常规灌溉方式。这是因为这些田地位于山麓和平原的边缘地带,地势较高无法引低处的溪流灌溉,却恰好位于林口台地下方的断层带,台地丰富的地下水由此喷涌而出。这种水利设施,具有胡焯猷特色。

完善的水利灌溉系统,为水稻种植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跟随他来到台湾岛的永定宗亲,大部分是世代耕田种地的农民,他们本来有着丰富的耕作经验,不仅把掌握的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先进技术带到了台湾岛,而且传授给当地原住民,使得胡焯猷的拓荒垦殖事业大获成功,获得丰厚的回报。许多客家农民聚集地,也逐渐从荒凉之地成为一个人烟阜盛、繁荣热闹的大集镇。

连横著《台湾通史》为胡焯猷立传,介绍了胡焯猷开垦台湾岛的前因后果,并对其对台湾岛农业发展贡献给予高度评价:“胡焯猷字攀林,永定人。以生员纳捐例贡。乾隆初(注:据《永定县志》应为1733年)来台,居于淡水之新庄山脚。时新庄方驻巡检,而兴直堡一带多未辟。焯猷赴淡水厅请垦,出资募佃,建村落、筑陂圳,尽力农功。不十数年启田数千甲,岁入租谷数万石。翘然为一方之豪矣。”“焯猷以豪农而勤稼穑,凿渠引水,利泽孔长,至今犹受其赐,是咸有功于垦土者也。夫以台北今日之富庶,文物典章,灿然美备,苟非我先民之缔造艰难,讵能一至于此?”

胡焯猷由此被誉为开垦台湾岛农业的先驱者之一。

兴办义学启民智

胡焯猷不仅积极开垦,为台湾岛农业发展作出重要贡献,而且传承客家耕读并重精神,开创台湾省私人办学之先河,为台湾省教育文化事业发展作出了不懈努力,是一位有远见卓识的中华文明传播者。

随着新庄、泰山一带垦殖成功,原本荒莽之区,转变为人口激增,社会繁荣。但是另一方面,大部分居民缺乏教育以及由此带来的社会问题日渐增多,纷争时见。胡焯猷自幼饱读经书,深知儒家礼仪教化功能的重要性,这些问题的出现正是因为“淡水文风未启,乡里子弟无可就傅”,导致世风日下,解决办法是兴办教育,提高居民人文素质。

清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三月二十四日,胡焯猷向清政府提交愿捐庄业以建义学的呈文,诚恳表示“猷籍隶汀州,寓居淡水。青年创业,已荏苒乎七旬。白户成家,实经营乎半世。兹将归里,窃慕休风。欣逢驾抵新庄,首崇文学,猷愿将手置兴直保(堡)、兴直庄竹围房屋鱼池等项充作义学,又年收租谷陆百石永作膳膏火之资,自乾隆贰拾玖年为始”。当时,彰化知县兼署淡水厅同知胡邦翰收到胡焯猷捐租兴学的呈文,亲自前往勘查,确认租业佃户,并向上级详奏此事。

这一年,已逾七旬的胡焯猷毅然将大半生手创基业,绝大部分捐献出来创办淡水第一间“义学”(旧时一种免费学校)。胡焯猷创办的义学起初名为“明志义学”。取名“明志”,源于三国时期著名政治家诸葛亮《诫子书》:“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期许学子恬静寡欲,志向高远。创建义学的目的,正如他在自叙《浮生记》所说:“第因义学久湮,以致师承无自。虽彰山以南之党塾,设教咸有右贤,而大甲以北孤寒,负笈苦于远。是以有志之士,难得成材,可造之资,尝多中辍也。”

明志义学坐落在淡水兴直堡新庄山脚(今新北市泰山区明志路),占地1000余平方米。校舍为胡焯猷的旧宅,有瓦房5间,旁有厢房12间,前鉴池塘、上接山水、下落庄田。校舍中堂供奉宋代理学家朱熹灵位;左为讲堂,右为寝室,厢房作学舍,可容百余人。他亲自制定义学章程,聘请德才俱优的大陆名师赴台执教,常年有数十名学童来义学就读。他还捐出可以年收600余石租谷的80余甲田产,永远作为明志义学的开支,主要用于祭祀、修金、辛劳、膏火(读书用的灯火)4项。淡水厅同知胡邦翰对胡焯猷之义行十分赞叹:“以四十余年首创基业,不私于子孙......其慕义无穷,实所罕靓。异日人才辈出,莫非该绅为之始基。不朽之业,直与磺水鴙山同其流峙矣。”民国版《永同胡氏家谱》记载,他“尽出其所垦良田,以兴义学,复建明志书院,延师训士,教化大兴,而一邑皆知仁让焉。”

闽浙总督杨廷璋得悉胡焯猷捐租兴建义学的善举,大为嘉许。清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八月,杨廷璋核准捐设义学案。第二年四月,杨廷璋又从淡水厅同知夏瑚之请,将捐设的明志义学命名为“明志书院”。其时,书院规模增大,可容100余人住宿,使更多的泰山学子可以就近读书。杨廷璋还为书院撰写“兴直保(堡)新建明志书院碑”,勒碑刻石,以纪念这个台湾省北部教育的创举。这块石碑,现仍保存在1945年台湾光复后重修的明志书院内,只是字迹多已湮灭难以辨识,所幸《新竹县志》还收载其全文。碑文说明“明志”二字,正取“爰标明志之名,冀成致远之器”之意。碑文末尾特别强调:“舍宅捐租,永定贡生胡焯猷功不可泯,书为来者劝善。以数十年之经营,不乱于己,创建义学,开台北之风,足以不朽矣。”

胡焯猷的义举,造就了大甲溪以北的台湾北部历史上第一座书院的诞生,它发挥了“广学校所不及”之书院教育宗旨,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的优秀人才,对北台湾儒学与教育发展有着开拓之功。泰山乡也因此成为北台湾文化的起源地。群众莫不称颂胡焯猷的功德,清廷和台湾总督杨廷璋分别授予他“文开淡北”“功资丽泽”的匾额。此后,淡水、彰化一带教化大兴,民智大开。胡焯猷成为北台湾提倡教育、设立书院的“第一先生”。

清乾隆三十三年(1768年),监生郭宗嘏在胡焯猷义行的感召下,捐给明志书院的田产达190甲,充作学资。此时,明志书院拥有田产约270甲(即约3000市亩),固有资产十分惊人。

清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因当时的淡水厅署驻地在今新竹,书院离淡水厅署驻地太远,督课士子学业不便,于是淡水厅同知成履泰便将明志书院迁至新竹(位于新竹的明志书院在日本殖民统治台湾时期已经毁坏),在郑用鉴、郑用锡等人的经营下成为北台湾最高学府。而泰山明志书院的原址仍旧收有学生就读,不再以书院为名,乃改称为“新庄山脚义塾”,仍有教学的功能,维持到1910年前后。泰山明志书院存续的时间从乾隆二十九年至四十六年间(1764—1781年),约为18年,虽然存在的时间不长,但是对后世影响极为深远。

此后,泰山明志书院原址历经200多年风云变幻,房舍受损严重,尤其是2003年6月,终因年久失修,屋内又有大树挤压,以及连日大雨等重重因素的影响,房舍建筑突然倒塌。2004年11月,在社会各界的支持下,明志书院得以按原样重修,并于次年9月举行启用典礼,使世人可以再次一睹其200年前的风采。明志书院得以重修,固有赖于中华文化强大的影响力,同时也足以说明胡焯猷的功德感人之深、影响之远。今天,“明志”“义学”之名,成为淡水新庄(今新北泰山)重要的一部分。新北市泰山区最热闹的道路明志路,最高学府明志科技大学,乃至地名、中小学都以“明志”或“义学”命名,如明志国小、义学村、义学国中、义学国小,等等,影响可谓深远。

胡焯猷曾于清乾隆十七年(1752年)登上淡北观音山(别名“八里坌山”),观其“东瞰平原,西临大海,危峰古木,境绝幽邃”,遂出资修建佛寺——大士观(今新北市五股区西云岩寺);还于清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在新庄米市倡建武圣宫。这些至今犹存的名刹古迹无不让台湾同胞思念他对开发台湾岛作出的重要贡献。

清乾隆四十年(1775年)前后,为台湾岛发展奋斗了近半世纪的胡焯猷病逝于今新北泰山。在他去世后,当地的百姓感念他为当地所做善举,将他祀于泰山明志书院,与先贤朱熹一起供奉,名垂千秋。

(执笔:中共龙岩市永定区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林添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