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定新闻网欢迎您!

家乡的味道

2025-03-24 11:40:56 晓笛来源: 闽西日报  责任编辑:   

自从女儿到鹭岛工作后,我们就经常进城探望,当起了“免费保姆”。

以前在职场时,大多选择周末或节假日进城。退休后,时间也变得自由了,可在城里住不习惯,所以一般是“一半一半”,也就是在城里住半个月,回老家住半个月。

都说“人在异乡,胃在故乡”。在城里,不仅住得不习惯,饮食也不习惯。每次进城,我们都大包小包的,而且出门前三天,就开始“筹备”。鸡肉、鸭肉、猪肉、鸡蛋、鸭蛋、牛肉丸、芋子包、地瓜叶、空心菜......能带上的都带上。老家的山泉水,大桶小桶地装;农家大米、桃子、李子,大袋小袋地拼命往车里塞,塞得满满当当的。

到了城里,一趟又一趟地往家里搬东西。有时在电梯口,邻居看到堆成小山似的物品,会好奇地问:“搬家呀?”每每这时,我们都会尴尬一笑,应道:“嗯嗯。”

女儿有时也会“心疼”地说上几句:“妈,别那么辛苦了,这些在城里也能买到呀。”

可一到家,女儿就急忙拿出一袋高山脆梨,简单用水一洗便吃起来,大口大口地咬着,连连说:“好吃,真好吃。”

而这时,老伴会开心地笑着问:“好吃吧?有家乡味吧?城里可买不到!”也只有在这时,我们才觉得,虽然累,但一切都值得。

记得女儿搬家时,我们也从老家带来肉菜等“稀罕物”,可煮出来的食物一点味道都没有。一开始以为是新电器“水土不服”,但经过一两次之后,终于排查出问题所在:是水的缘故。虽说城里的水是安全的,可与山泉水相比,差别还是很大。好菜还得用好水,好水煮出来的饭才香、菜才甜。

刚进城时,老伴很不适应,心里烦躁,吃不好,也睡不好。但没办法呀,就这么一个女儿,不来不行。

好在不少老乡的孩子也在这个城市,还住在同一个区,有的甚至在同一条街道,距离不远。隔三岔五,大家就会相互联系,要么去你家,要么来我家聚聚。每次聚会,大家都会聊起家乡的味道有多好,念叨着孩子们有多喜欢家乡的食物。

“娃,下次回来要带什么?列个清单。”每次返乡的时候,老伴总是一边收拾装东西用的袋子,一边对女儿说。

女儿笑着说:“妈妈辛苦啦。人来就好,不用带东西了。”嘴上虽这么说,但心里还是惦记着心心念念的地瓜叶。城里的地瓜叶硬邦邦的,乡下的软乎乎的,更好吃。还惦记着老家乒乓球般大小的牛肉丸和鲜美的小河鱼,用它们熬汤,味道鲜甜,一想起来就流口水。

女儿嘴甜,也真心心疼我们。但说归说,我们心里明白。又开始盘算下次进城要带的“土货”了。

我们觉得,现在城里虽然什么都不缺,“农家商行”到处都有,但和老家的味道还是有区别的。餐桌上的美味佳肴,既要有城里的大虾、大蟹等美味海鲜,也要有老家那些看似“土气”的“土货”,这样才完美,这才是“家乡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