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加载中... “趁着这几天下过雨,土地比较湿润,大家都忙着把高粱秧苗移栽下去,目前已经种植300多亩。”5月9日,市劳动模范阙培汉在永定区堂堡镇磜下村连片500多亩的高粱地里一边熟练地培土,一边介绍,并现场指导村民:“高粱移栽要特别注意‘深挖窝、紧压根’的技术要点,以保证秧苗成活率和后续生长质量。” 眼下,正是高粱种植的最佳时节,阙培汉组织村民全面开展高粱育苗移栽工作。田间地头一片繁忙景象,随处可见村民提苗、打窝、移栽、覆土的忙碌身影。 2006年,阙培汉开始担任磜下村党支部书记,此后一直兼任村委会主任至今。2015年起,阙培汉采用“村集体+建档立卡户”入股模式,推动建设42千瓦的光伏电站,为村集体每月增收2800元,建档立卡户每户月均增收140元,实现从“输血式”到“造血式”发展的转变,迈出了产业振兴坚实步伐。 近年来,阙培汉坚持以党建为引领,通过整合资源、抱团发展,实现优势互补、规模发展、合作共赢,带领乡亲们把红高粱变为富民“红产业”,让磜下村成为“省级乡村治理示范村”。“过去,村民种植粮食作物积极性不高,村集体经济发展薄弱。”阙培汉说,为了解决这一突出问题,村里依托丰富的农业资源和酿酒文化底蕴,不断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对撂荒地进行统一规划整治,成功流转土地550亩种植高粱,并加强农业科学技术推广应用,加大技术指导力度。 “解决好高粱的销售问题,是推广高粱种植、带动群众增收致富的关键所在。”阙培汉在扛稳粮食生产责任的同时,与村里的福建三堡酿酒有限公司密切合作,成立三堡高粱种植专业合作社,通过“党支部+合作社+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鼓励村民以土地入股合作社,实行“订单种植、保价收购”,让种植户吃上“定心丸”,切实保障农户种植高粱的效益。近3年,全村种植高粱1300余亩,年产值达288.75万元。此外,2024年完成高粱种植基地建设、高粱深加工基地建设,村集体经济收入增加近60万元。 “在乡村振兴征程中,我非常乐意和乡亲们一道,实实在在干点事。”阙培汉表示,这些年到村里拍照打卡的游客越来越多,让他对正在谋划推进的乡村研学项目充满信心——通过把高粱种植基地观光体验、酒厂研学参观、游玩休憩等融为一体,不断推动村里的产业发展。 “2025年,我们将实施糯高粱种植项目和‘高粱谷’产业振兴项目,深化高粱深加工基地建设,制作高粱美食、推进种植高粱600亩,推动农文旅产业融合,进一步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阙培汉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