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加载中... “各位乡亲,今天咱们聊聊邻里那些事,有什么疑问大家可以直接在群里反馈!” 6月23日上午,永定法院村居法官张丽华创新普法形式,将法律课堂搬进村民微信群,通过直播答疑、案例讲解等方式,为村民送上“零距离”法治服务。这一举措开创了永定普法新模式——村居法官云课堂。 打破时空限制,普法直播接地气。作为扎根乡村的“法治带头人”,张丽华在村居法官工作调研走访中发现,村民法律需求旺盛,但传统普法讲座受时间、场地限制,效果有限。 如何让普法“活”起来?她决定利用村民日常使用的微信群开展直播,通过在直播中讲解民间借贷、邻里纠纷、婚姻家庭等热点问题,穿插鲜活案例让这次普法打破时空限制。 内容量身定制,法治种子“精准播”。“普法不能‘一刀切’,村民需要啥,我们就讲啥。”张丽华对普法工作有着精准的定位。为让这次直播普法切实满足村民法律需求,张丽华提前向凤城街道社区干部征集居民关注的法律问题,针对性准备内容。她的手机备忘录和笔记本里记满了村民的“订单”:老李咨询的宅基地纠纷、小王家为孩子探望权焦头烂额、老张和他堂哥因为一条排水沟闹得不可开交......她便把这些“订单”变成直播课堂的“法治菜肴”。 从线上到线下,司法为民“新路径”。“手机一点就能学法律,真是太方便了!”直播结束后居民老罗点赞到。微信直播普法打破了地域壁垒,尤其便利了行动不便的老年群体和外出务工人员。张丽华表示,这一创新是深化“枫桥经验”的生动实践,“村居法官+云端普法”模式,让普法宣传真正抵达村民心间。 从田间地头到网络云端,变的是形式,不变的是司法为民的初心。永定用“小屏幕”撬动“大普法”,不仅提升了群众法治获得感,更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法治动能,正如一位村民评价,“以前觉得法律远在天边,现在就在我的手掌上”。
|